国内首家民办中医药博物馆落户山西太谷(图)
栩栩如生的梅花鹿、海龟立体动物标本,难得一见的大象皮、灵芝、鹿茸……这些珍稀标本在山西中医药博物馆里都能大饱眼福。25日,经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民政厅审核批准成立的专业性博物馆在山西省太谷县龟龄山庄正式开馆。该馆是一个专业化的为社会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馆藏文物数量3000余件,涵盖中医药古籍、书刊,中药标本(植物、动物、矿石)、制药器械、图片等多个类别,馆内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能让参观者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中华医药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医术的智慧。
山西中医药博物馆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博物馆。该馆由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目前第一期工程建成的珍宝馆试运营近一年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数达近万人,慕名而来的境外学者和游客络绎不绝。馆内分为:中医药史综合区、中药标本区、山西中医药特色技艺展示区、山西历代名医名药区和科普活动区。馆内收集的展品仅仅产自山西的药用植物柴胡就达17个种类,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也为参观者了解中医药史提供了更直观的途径。山西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参观者可以在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5:00参观,预约电话为0354--6139130转6205。
据该博物馆馆长杨兆寅介绍,这些绝世珍品无不展示着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馆藏文物的不断增加,现有馆内容积已不能满足馆藏需求,为了更好的保护馆藏文物,更全面的展示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2014年将开建山西中医药博物馆二、三期工程预期总投资5000余万元,拟新建山西中医药特色技艺陈列馆和山西特色药用植物、动物养殖馆。该博物馆二、三期工程建设旨在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中医药文化。
牙龈肿痛、喉咙发炎,我们常吃牛黄解毒丸。可你知道什么是牛黄吗?牛黄其实是黄牛的胆结石。在中药标本馆里,你就可以看到其貌不扬的牛黄、冬虫夏草、麝香等珍稀中药材标本。常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葫芦,原来也源出中医。博物馆里有幅葫芦挂件藏品,细细品来,颇有意趣。2013年4月6日,山西中医药博物馆已申请将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展厅里的展品虽然多,但摆放合理有序,让参观者完全沉浸在中医药灿烂的文化之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