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26.09.2017  21:59

老师们、同志们:

  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今天,我们来到首都师范大学考察,并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教师代表座谈,共话教育改革发展大计。借此机会,我向在座各位老师为教育事业无私付出的辛劳、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全国1570多万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刚才,参观了学校创新创业成果展,观摩了师范生培养课堂教学,并与国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见面,看到大家胸怀大爱、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深感欣慰和振奋。6位优秀教师代表的发言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展示了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深情关爱、对教书育人的崇高追求、对人民教师岗位的执着坚守。大家的意见建议很有见地,教育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下面,我就加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谈三点意见。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亲切关心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教育改革发展事宜,亲自考察各类学校,给青少年学生回信。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每年教师节都通过不同方式关怀慰问广大教师。今年5月,总书记对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概括起来,一是高度重视教师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是对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赋予了人民教师职责使命新的内涵。三是对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情真意切,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教育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宝库。

  李克强总理重视和关心教师工作,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去年4月,总理到清华、北大考察,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安于从教、乐于从研。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总理的要求,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亲切关怀、对教师队伍的殷切期望,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央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努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显现,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看,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看,职业学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培训上亿人次。普通高校每年输送500多万专业人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率、就业人数和就业局势的三稳定。从改革创新的进展看,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2014年率先启动“一市两校”综合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在各地各部属高校全面铺开教育综合改革,2016年重点推进涉及体制机制的关键改革事项,教育的法治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从保障条件看,在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4%以上。从国际范围的影响看,国际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2015测试结果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参加测试)成绩高于成员国平均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为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民生改善和文化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系统性工程来抓,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是教师队伍面貌发生新变化。采取政策引导、投入倾斜、优化配置、待遇保障等一系列举措,吸引一流人才从教。教师学历层次得到提升,中小学、中职及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2%、99.6%、98.7%以上,其中有93.7%的小学教师取得专科以上学历、82.5%的初中教师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分别比5年前高出8.7和10.9个百分点。年龄结构日趋优化,普通高校、中小学教师中45岁以下分别占69.8%和70.5%,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教师队伍更趋年轻化。师生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与2012年相比,小学阶段生师比降低了0.59、初中降低了1.18、高中降低了1.82,师资配置状况进一步改善。

  二是教师思想素质得到新提高。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地,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四个自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师德建设长效化、法治化,提出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六个严禁”,划出中小学教师十种师德禁行行为和高校师德七条红线。大力宣传李保国、黄大年等教师典型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培养培训并举,师资力量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连续实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5年来累计培养5.2万人。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了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93.5亿元,培训超过900万人次。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940多万人次。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近7亿元,组织25万名职教教师参加培训。

  四是教师管理服务迈上新水平。紧紧围绕教育发展需求,不断创新管理举措,有效回应社会和教师关切的问题。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打破中小学教师不能评正高级职称的“天花板”,首次评审教师近3000人。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深化“县管校聘”示范改革,引导义务教育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向薄弱学校流动。严把教师入口关质量关,研究制定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8个省份。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探索建立科研代表作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研究学术。 五是乡村教师队伍呈现新气象。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核拨奖补资金112亿元,惠及130多万人。每年招聘6万多名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目前21个省份的小学、21个省份的初中和28个省份的高中在编教职工配备均已比城市标准宽松。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的新进展新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得益于广大人民教师的忘我奉献。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书育人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广大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工作满腔热忱,为学生成长倾注心血和智慧,撒播爱心,哺育人才;胸怀理想、心有大我,对教育强国梦不懈追求,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融入爱国情、报国志,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我们为拥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而自豪,党和政府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

   二、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教师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师强才有教育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认清大势、定位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牢牢立足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把握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建党96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同时要看到,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也前所未有。新时期更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加快我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推进经济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网络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多元多样的人才需求更加强烈,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今天课堂上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必须自觉肩负起为学生和家庭逐梦、为国家和民族圆梦的历史使命。

  第二,牢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把握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群众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加速,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群众对优质、公平、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使现有4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关键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惠民、教育富民迫切需要广大教师扎根一线,用知识和爱心助力乡村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成长成才,帮扶贫困地区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第三,牢牢立足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把握教师工作的主攻方向。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导。“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规划纲要实施7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更加接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也更有条件、更有信心实现教育现代化。可以说,我国教育既处于前所未有的“窗口期”,也处于爬坡跨越的“高原期”,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根本,切实抓紧抓好。纵观世界大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成为焦点,培养大批卓越教师正成为各国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举措。国际创新竞争、人才竞争最终体现在教育竞争上,迫切要求我们集中精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占领先机、争取主动,让最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

  第四,牢牢立足教师队伍新的发展特征,把握教师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这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对教育内容方式、形态模式和学习方式方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人民群众对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愈发强烈,对个性化教育、对优质师资力量的需求日益旺盛,社会期望值不断加码,教师面对着工作、生活乃至社会舆论等多重压力。与时代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相比,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比如,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有待提高,职业吸引力不足;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抓紧研究解决。

   三、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奋力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再过一个多月,党的十九大将要召开,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贯穿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新特征,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夯实根基。从总体上看,一要确保方向、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要把握规律、深化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三要强化保障、营造环境。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四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具体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第一,以师德建设为首要,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引导全体教师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要加强教师队伍党的建设,充分尊重教师群体特点,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要构筑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强化师德考评,着力解决好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要加强师德典型发掘和宣传,深入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等推选评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施教、以爱育人。

  第二,以提高素质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教育。近年来,对教师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弱化倾向,需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下功夫抓紧抓好。要加强培养培训,认真分析研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的短板,创新方式方法,分类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要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要推动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加快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要推进教育家办学,遴选培养一大批名师名校长,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造就一批当代中国的教育家。

  第三,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充分释放教师队伍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在哪个层级推进改革,都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要坚决改、大胆试。当前,要聚焦关键环节,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准入、招聘、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要完善职业院校专兼职教师聘用和考核制度,共建培训基地,支持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师资,建设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使高校具有更加自主灵活的用人权,改变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全面开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抓好新入职和青年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为高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

  第四,以提高地位待遇为保障,真正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当前,一些地区的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人才从教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要在完善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上加大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形成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的收入分配办法。要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要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要加大教师表彰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老师们、同志们,做让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受益并永远铭记的好老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崇高目标和毕生追求。这里,我送给在座各位老师和全国广大教师三句话:一是不忘初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崇德立教、为人师表,坚定职业信念,胸怀职业理想,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努力做具有中国情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好教师。二是满怀爱心,爱岗敬业,遵循规律,用爱唤醒爱,用温情传递信赖,广泛播撒爱的种子,关注学生的心灵幸福和个性潜能,悉心浇灌学生自由舒展的心灵之花。三是独具匠心,潜心钻研,因材施教,更新知识结构,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创新创造的激情,引领学生探求真知、追逐梦想,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老师们、同志们,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同心同行、砥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延东
2017年9月7日

我省要着力培养100名中小学名校长
   为全面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教育局
中国教育的战略部署
  ■砥砺奋进的五年·教育新跨越② “我们的教育局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从“心”开始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教育局
立德树人: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局
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体会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党的十八大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