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忻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忻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经济保持了缓中趋稳的发展态势。
一、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3.2亿元,增长6.1%,较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一)生产方面
农业: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57.4万亩,比上年增加15.6万亩,生产形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实现五连增。
工业: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连续三个月增幅持平。
五大支柱工业行业“三正二负”。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了正增长,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由前三季度的正增长(0.8%)变为负增长(-1.6%),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较前三季度下降幅度(-2.4%)收窄0.4个百分点。
14类工业产品产量“十增四降”。增长面为71%,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铁矿石原矿量、铁矿石成品矿、钢材、白碳黑、法兰增幅在19%以上,且速度均较1-8月有所加快。焦炭、合成氨、氧化铝三类产品分别增长3.6%、2.3%、0.6%,扭转了产量下降的局面。
(二)需求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5.5亿元,增长19.1%,增幅低于前三季度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1.2亿元,增长53.2%,增幅低于前三季度9.2个百分点。
从行业类别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22.8亿元、322.1亿元、320.6亿元,增长99.8%、13.2%、8.2%。
从亿元以上项目看,全市亿元以上项目298个,共完成投资433.7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共完成投资112.8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4.7%。
从新开工项目看,全市新开工项目85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17个,同比增长15.8%。
消费市场: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5.5亿元,增长11.8%,增幅与上半年持平。
1-10月,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上月略有回升。
对外贸易:1-10月,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16815万美元,同比增长8.8%,较前三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6226万美元,增长7.2%。
(三)运行环境方面
财政:1-10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26.9亿元,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2亿元,同比增长10.7%,扭转了自6月份以来逐月放缓的局面,重回两位数增长区间。
物价:1-10月平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与1-9月平均持平。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4%,已连续30个月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能耗:前三季度,全市综合能源消耗量713.9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下降4.06%,比目标进度多下降0.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67.8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8.43%。
(四)民生方面
民生支出:1-10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49.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分别增长99.9%、30.43%、0.96%,文教科卫和一般公共服务分别下降8.4%和14.3%。
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83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50元,同比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43元,同比增长11.2%。
(五)先行指标方面
用电量:1-10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73.9亿千瓦小时,增长1.5%;其中工业用电量60.7亿千瓦小时,下降1.5%。
信贷: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35亿元,较年初增长8.9%。其中短期贷款增长9.9%,中长期贷款增长7.4%。
二、影响全年经济目标实现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总量同比增长6.1%,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较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与全年增速9%的省考核任务相比,相差2.9个百分点。
(二)工业效益下滑严重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8亿元,同比下降31.7%,其中利润28.3亿元,同比下降41.1%;321户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109户,亏损面达34%,发生亏损额13.7亿元,同比增长69.5%;停产、半停产企业占比65%左右,其中铁矿企业、法兰企业开工不足现象占比80%以上,停产企业有46户,其中29户是铁矿行业;产成品存货48亿元,同比增加29.8%,增幅高出去年同期23.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103.1亿元,同比增加10.4%。
(三)融资难、贵问题突出
今年以来,国家银根紧缩,贷款愈加艰难,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新办企业贷款门槛高,难度更大;同时,融资贵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企业存在民间借贷和高息融资情况,许多企业还贷后无法转贷,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三、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一)保底线,力争完成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尤其是经济形势研判,及时指导企业生产,加强生产要素上下游行业间的协调配合,做好市场风险的平衡;二是加强部门联动配合,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发挥产业项目考核形成的良好导向,切实做好对企业的服务、协调和督促工作,力争全年任务完成。
(二)补短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一是加强我市优势工业产品的供需对接,通过互补形成拳头产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二是帮扶重点转型工业项目,实现银企对接工作的常态化,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提高非煤产业比重;四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煤炭20+17条”和市政府“煤炭10+8条”等政策,减轻煤炭行业的负担。
(三)增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一是要努力确保城镇居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二是继续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形势的稳定,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居民消费水平。
(四)早绸缪,科学谋划明年项目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建设项目早完工、完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强化资金到位,努力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及早开展明年项目的选择储备工作,重点选择一批可行性强、成熟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明年顺利开局打好基础。(忻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