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建设路砍树:忍痛割爱

23.03.2015  12:39

        近日,我市对建设路进行改造,因砍掉一批白杨树而引起市民、网友和媒体关注,我们衷心感谢大家对美丽晋城的关爱和对城建工作的监督支持。

        建设路始建于我市建市之初,经过近三十年精心培育形成了街道绿化景观效果,市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时至今日,交通拥堵、地下管网老化、容量不够、人行空间不足以及树与树之间、树与建筑之间、树与地下管网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保住树木,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反复研讨,但最终不得不忍痛割爱。

        一是行道树没有合理的生长空间。建设路两侧人行道仅7.5m。当初行道树种植时树木规格小、间距近,但经过几十年的生长,杨树和法桐相互交织、生长空间严重不足,导致法桐“被迫”向内倾斜,且树冠也只生长了半个。

        二是地上线路入地、地下管网扩容缺乏空间。由于建设路建设年代较早,受空间限制,地下管网相互交叉、重叠,部分地下管网已严重老化、容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和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且现状架空线路在树叉之间如“蜘蛛网”般纵横穿行,存在着安全隐患。综合考虑人行、车行、道路绿化等功能的布局以及地下管网的安全及日常检修需要,且按照设计规范,为确保使用安全各类管线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小。除去现状行道树的占用,地下空间无法满足架空线路的入地和原有地下管网改造的要求。

        三是人行道空间不足,步行安全性差。现状行道树树干较粗、间距近,占用了大部分人行空间;且杨树根较浅,树根的逐年生长也导致人行道高低不平,难以满足行人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建设路周边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在上下学的高峰期,行人与非机动车、机动车混杂穿行在树木间隙里,既拥堵,又不安全。

        四是现状杨树与道路两侧建筑间距过近,随着树木的生长部分树枝已抵住两侧建筑,影响了建筑的正常使用,树木也无法正常生长。

        综合考虑道路使用功能和限制性因素,最终保留了景观树种法桐,“忍痛割爱”砍掉两排杨树。生长了近三十年的树木砍掉的确可惜,但道路改造工程实施后,地下管网的承载力将大大提高、人行道环境将会干净整洁,法桐的生长空间将加大、枝干会向外延伸,景观效果将不受影响,建设路将仍然是市民记忆中的“林荫大道”。

        虽然这次砍树,提前对改造方案进行了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履行了相关程序,但由于公示内容不够详尽而引起了一些热议。今后,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事项,我们将更加坚持民生导向,更加广泛地征求公众意见,及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以达到决策和民意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