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卫视:春耕一线:河水换井水 节水又增收

09.05.2016  10:19

      主持人导语:春耕离不开春浇、春灌,今年春耕期间,我省吕梁、晋中等地的农田由井灌改河灌,恢复用起了汾河水,浇地花钱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压力也小了。

      晋中祁县的城赵村是农业大村,耕地面积近7000亩,村里有15个年头没有用汾河水灌溉了,今年春浇汾河水到了田间地头,村里之前用来灌溉的41眼井也全部关闭。

      祁县城赵村村委会主任 杨润兴:我们今年把41眼井全部关闭了,全部用河水浇灌。

      汾河灌区跨太原、晋中、吕梁三市11个县区,是山西最大的自由灌区,控制土地面积205.5万亩。2000年以后由于汾河水量不能满足春浇需求,沿河村庄开始打井取水灌溉。随着近几年汾河生态恢复治理,地表水为回升。今年春浇汾河灌区着力变井灌改为河灌,目前已有40000多亩农田恢复河灌。

      文水县南庄镇麻家堡村村委会主任 任建平:今年咱们主要用灌区的水,第一个水质好,再一个流量也大,也基本稳定,河水都是“阳水”,含的养分也高,老百姓也认可这回事。

      民间通常把河水称为阳水,井水称为阴水,阳水养份大,浇地有利于农作物增产,而且一次河水浇灌就可以保成保收,农民俗称为“一水定乾坤”。而井水灌溉一年则要浇灌两次。据估算井灌改河灌后一亩地就能为农民节约浇灌成本20元。

      祁县城赵村村民 李旺玉:河水浇得深,保苗保得好,基本上要种的时候全部一下就种上了。

      养水灌溉不仅快速省钱,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井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板结和次生盐碱化,提高作物总产量。预估每亩地将会为农民带来约400元的增收。

      汾河灌溉管理局汾西分局局长 刘庆胜:河灌来了以后,流量也大,能把板结的(土地)表明碱性压下去,对改善土壤的质量相当有好处。

      井灌改河灌除了给沿河农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用河水置换地下水开采,促使地下水位回升涵养水资源。按一亩河灌区可以置换地下水120立方米来计算,今年汾河灌区春浇已减少地下水开采量481万立方米。

      汾河灌溉管理局汾东分局局长 李国元:用河灌来代替井灌一方面要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并补充地下水源,逐步实现采补平衡。

来源:山西卫视——山西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