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6月8日下午,在四川宜宾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江口,眺望三江交汇处,听取当地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实施长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况介绍。
为了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大量心血。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绘就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
6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长江经济带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考察调研,多次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6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两岸铺长卷,椽笔绘宏图。万里长江的无声变迁,铸就瑰丽的时代丰碑。
贯彻新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自雪域高原奔腾而下的金沙江与穿成都平原蜿蜒而来的岷江在此汇流,长江始称“长江”。
在宜宾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上游来水情况。当地负责同志说,金沙江来水稳定在二类水质,岷江水质稳定在三类左右,汇流之后全年有350天以上稳定在二类。
总书记表示肯定,同时强调:“作为长江上游城市,要强化上游担当,不能沿江‘开黑店’、排污水,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造福长江中下游和整个流域。”
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宜宾群众有发言权。
天色微亮,四川宜宾江安县江鲟巡护员李基奎就下水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捕鱼几十年的老李率先“转业”,身份变了,心情却更舒畅了。
“今天一算,3月以来,江鲟鱼卵的数量涨了一倍!”李基奎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以前下水捕鱼,现在巡河护鱼,收入稳定,还造福子孙。”
渔民退捕,鱼群乐游。看江鱼、吹江风、跑滨江绿道,成了宜宾人的新时尚。“现在鱼儿胆子越来越大,经常游到浅滩上来。”宜宾市民刘晓欢兴奋地说。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沿江省市干部群众切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治污、减排、理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
探访上游,宜宾将治污目标精确到每条河道沟渠,力保源头活水清如许,唯让碧波入长江;
行经巫山,卫星遥感、无人机、管道潜望镜等智能化设备齐上阵,重庆努力让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不留死角;
驻足中游,湖北组织人员入工厂、进社区、驻码头,织网格查底数,把好每一道闸门……
久久为功,江水为证。2021年,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2.8%,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
——护山、丰草、清湖,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金沙江畔,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万里长江在这里拐出“第一弯”。7年时间,石鼓镇在江边种活柳树4万多棵,让曾经肆虐的风沙低下了头。
三峡库区,漫山披绿,重庆累计投入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46亿元,完成库区生态屏障区植树造林264.5万亩,使库区内的云阳县变身4A级景区。
崇明三岛之一的长兴岛,青草沙水库边,700多亩生态林将水库与生活生产区隔离。这片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大小的水域,给一半以上的上海人口提供了清洁饮用水源。
大江奔来,绿意盎然。2021年,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1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74.7万亩。
——退捕、转产、护渔,长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守护母亲河有法可依;持续巩固长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成果;沿江各省份实施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珍贵濒危物种拯救行动,今年4月,约23万尾不同规格的子二代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岸在变绿,水在变清,江上鱼儿洄游。一度成为“稀客”的“微笑天使”江豚,如今频频露脸,赤水河鱼类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刀鲚、中华绒螯蟹等洄游性水生生物资源明显趋于恢复。
探索新路子:“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当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责任和压力,如今感受到的则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机遇和信心。”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表示。
2018年起,宜宾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8家,沿江取缔了造纸等小作坊企业1944家,搬迁了30多家企业,退出长江岸线8.4公里。
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宜宾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天原集团,2018年阔别了70多年的老厂房,整体搬迁至宜宾三江新区,转型发展先进锂电材料、绿色新材料和高分子新材料产业。2021年,天原集团创下营收352亿元、利税13.4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沿江省市干部群众开拓奋进,躬身前行。
——吐故纳新,留出空间,沿江省市腾笼换鸟,新产业蓬勃发展。
上游,四川宜宾,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叫响了“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号。
中游,湖北宜昌,3年内将长江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新兴产业及时“补缺进位”,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拔地而起。
下游,江苏扬州,关停运河三湾区域的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后,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岸线。如今,依托古运河遗址布局非遗街、文创产业区、科创产业区、大运河博物馆,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的保护传承、生态的保护修复,在这里产生了叠加效应。
——江流无声,绿色转型悄然发生。长江沿岸,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生态饭。
浙江丽水,一江清水美了村寨、富了百姓。瓯江这边的通济古堰,樟树蓊郁,田园如画,那边的大港头镇,艺术家云集,当地村民也吃上了“画乡饭”。依托农家乐、民宿等休闲业态,古堰画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从2005年的3000多元增至如今的3万多元。
江西九江,一岸青翠涵养生态,点绿成金。废弃矿山重披青翠,沿江岸线栽植苗木草坪,不少企业建起田园综合体。“以前,粉尘让庄稼蒙灰,家中四亩地几乎全都撂荒,如今进花卉大棚工作,每月工资3500元,天天和‘美’打交道,心情舒畅。”九江彭泽县麻山村村民周道凤喜不自禁。
构建新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举足轻重。
2020年11月14日,江苏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沿江省市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加快转型,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溯江而上,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6座梯级水电站,2021年全年累计发电2628.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16亿吨,滚滚长江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取之于江,更要护江、爱江。2021年,三峡大坝累计拦蓄洪水172亿立方米,切实保护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区域安全。枯水期梯级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超340亿立方米,改善了“黄金水道”通航条件;累计开展8次生态调度,其间葛洲坝下游鱼类总产卵量超124亿颗。
——协调联动,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互惠互助,协商机制更顺畅。排污权、水权等跨省交易加紧探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容提效,《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树立一盘棋思想,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沿江11省市建立长江经济带“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
互联互通,交通引领更有力。吃水6米内的万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达武汉,港口铁水联运项目建设提速,2021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35亿吨,创历史新高。
——提升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上游,重庆果园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无缝对接”;中游,湖南郴州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为全球提供保税维修服务,产品涉及55类;下游,上海港,国际航线超300条,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世界第一。
长江干线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沿江省市开行中欧班列线路30余条……长江经济带已基本实现国内和国际循环的有机衔接,展现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气象。
——创新引领,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一批跨界区域率先突破;成渝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启动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6年多来,沿江省市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互利共享,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长江经济带因江而兴,与江为邻。断污于岸,昔日化工厂房变身生态绿廊,江苏南京燕子矶街道居民的心情更加舒畅。将堤防与公园建设相结合,汛时能够伏波安澜,平日可供休闲观光,湖北武汉龙王庙建设的亲水平台充分实现“水旱两宜”。
城市因水而美,人们在爱江治江护江中,收获长江的馈赠。沿江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的46.6%;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5年的47.7%提高到2021年的50.5%。
俯瞰万里碧波,长三角一体化“龙头”昂扬,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龙身”腾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龙尾”舞动,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百舸争流,铁龙驰骋,长江经济带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原文链接: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742276/66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