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警方提醒学生防盗防骗

04.09.2014  12:52

      眼下正是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的高峰时段,开学前后是盗窃、诈骗等案件的高发期。在此,警方根据以往案件总结六类犯罪形式,以提醒学生提高警惕。

        案件回放

        以“新老师”家访形式盗窃

        随着各中小学校开学,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假期家长不在家及更换老师时机,认为孩子自身防范意识不高,便冒充学校新老师进行“家访”,趁孩子不注意,盗窃家中现金、手机等贵重财物。

        常见师生宿舍溜门钻窗案件

        溜门和钻窗盗窃犯罪嫌疑人最爱光顾新生宿舍楼,溜门贼混入学生宿舍楼,如果推门发现屋里有人,他们会借口找人逃走,一旦屋里没人或学生在睡觉,他们就迅速下手顺走手机、笔记本电脑、钱包等。钻窗贼一般趁夜晚或学生上课时钻窗实施盗窃。

        食堂图书馆拎包案件多发

        学校食堂、图书馆、阅览室是校园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爱拿书包占座,这样容易发生拎包盗窃案件,而且许多学生就餐、看书时,喜欢把书包背在后背或摆在一旁,方便嫌疑人从背后开包行窃。

        假冒学校名义骗钱

        嫌疑人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新生信息,然后以学校的名义给新生家里邮寄“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嫌疑人可能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

        假冒同学借卡汇款

        嫌疑人冒充自己是本校学生,先询问新生哪里有ATM,然后称自己的银行卡无法使用,再借用同学的银行卡接收家里汇款,获得银行卡密码后就取钱逃跑。此外,还有些嫌疑人会匆忙地走到低年级女生面前,以手机没电又着急打电话为由借用手机,骗得手机后逃离。

        以次充好推销电话卡等物品

        新生入学要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嫌疑人则利用新生对校园环境不熟悉,冒充专业人员在宿舍或食堂附近向新生推销低价的电话卡、上网卡、二手手机等,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甚至以假乱真。

警方支招:防骗防盗很简单

        如何识别和防范犯罪,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处置侵财类的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民警提醒,对于防骗,很多诈骗短信和电话中,贪念通常是受害人受害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各种诈骗方式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民警介绍说,还有很多诈骗都是利用接到人的急切心理,骗取钱财,所以学生到校后,应该给家里打个电话,不要让家人担心。学生家长一旦收到来历不明的短信,要保持冷静,可以先与孩子联系,核实具体情况。电脑等贵重物品一定要放好,不要让现金在自己的手中存放太长时间。如果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求助,要保持冷静。

        对于防盗,学生们一定小心看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不要轻易让财物离开自己的视线,无论出门在外,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随手关门和提高防盗意识,以防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