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综合开发突出开发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4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中心,优化资金投向,突出开发重点,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实现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并轨,进一步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共支持110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当年投资73496.3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53.83万亩,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3057.7万公斤。支持了4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当年投入资金7200万元,可增加灌溉面积0.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05万亩,年增加节水量1698万立方米。
二、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采取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和有无偿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以“513”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年投入资金11.17亿元,支持了142个具有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为推进我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支持产业化经营项目43个,当年投入资金16252.22万元,扶持“畜禽良种繁育”、“秸秆养畜示范”和“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建设。
三、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支持了以小流域治理项目为主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当年投入资金15484.8万元,治理面积达15.21万亩。支持太行山造林和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当年投入资金5324万元,完成太行山造林9万亩,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项目综合治理面积54.6平方公里。
四、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当年共投入财政资金1742万元,支持了以省农科院组织实施的“山西省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和市级农发部门组织实施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以及省立项科技推广项目共计47个示范推广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我省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马铃薯高产示范创建,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示范推广。
五、强化部门项目管理工作。推进省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供销社部门项目的行业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制度与管理优势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部门项目的工作质量和开发效益。2014年,投入资金29959.58万元,实施部门项目8大类共84个,部门项目的实施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水源保障、生态屏障、种畜供应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05万亩,粮食增产2913.52万公斤,林业生态治理面积达9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54.6平方公里,新建核桃示范基地2.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