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17年小麦春管意见

14.03.2017  01:03

立春”已过,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即将返青,正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强田间管理、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春季麦田管理工作,落实关键增产技术措施,确保今年夏粮再夺丰收,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气候特点

去年8月份和9月份的降雨偏少,严重的墒情不足影响了小麦播种进度。8月份全市平均降雨47.4mm,比常年的102.7mm减少55.3mm,减53.8%;9月份降雨19.1mm,比常年的73.5mm减少54.4mm,减74%,关键时期小麦不能下种。9月18日全市普降小雨,平均降水量10.1mm,一部分旱地正茬小麦播种,10月6日、7日全市再次普降小雨,平均降水量13.1mm,其余的旱地小麦才能正常播种;水地小麦基本集中在10月1日—15日播种。

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墒情不足),水地小麦都已播完,一些旱地小麦不能顺利播种。再加之10、11月份光照不足(10、11月份全市平均日照分别为111.5时、132.6时,分别比历年同期减64.6时和36.4时),造成苗小苗弱,正常播种的旱地小麦和一些适时播种的水地小麦,单株分蘖1—3个,晚播的小麦都在2—3叶期。

1月份全市平均降雨3mm,比历年同期减少1.6mm,月平均气温-1.1℃,比历年的-4.0℃高2.9℃,造成小麦越冬期地不冻、跑墒快,麦田墒情较差。

二、苗情、墒情和病虫草情

当前小麦苗情比例大致为3:4:3,比去年同期的4:4:2稍差,主要是由于部分旱地麦田播种过晚造成;旱地和未冬浇的麦田墒情均比较差,2月5—6日调查,山区旱地0—10cm 、10—20cm、20—30cm、30—40cm含水量分别为10.3%、7.0%、4.7%、8.0%,底墒严重不足;水地麦田0—10cm 、10—20cm、20—30cm、30—40cm含水量分别为14.8%、18.9%、15.8%、17.3%,当前病虫草害没有发生危害。

三、小麦春季管理意见

针对今年干旱及苗情差的特点,春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管理措施前移,因地因苗分类管理,旱地麦田镇压耙耱划锄,增温保墒,控旺转壮;水地麦田实行耙耱划锄、水肥运筹相结合,增温保墒,促根增蘖,提高成穗数。

1、抓好镇压划锄

早春麦田镇压是一项控旺转壮、提墒节水的重要农艺措施。旱地麦田一定要顶凌耙耱镇压。对长势过旺麦田一定要在返青至起身期多次镇压,以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防倒伏;对播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破除坷垃,避免冷风倒灌伤根伤蘖。镇压的同时可结合划锄,一般应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划锄是一项有效的保墒增温促早发措施。因此,为预防春季阶段性干旱,应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顶凌期)对各类麦田进行划锄。另外,雨后或春季浇水后也要适时划锄,划锄时要做到细、匀、平、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划锄效果。

2、因地因苗分类管理

(1)旺长水地麦田的管理。一是适时划锄和镇压。“顶凌期”划锄,可去除封垄干叶,使麦脚利落,光照充足,促进小麦早返青;在返青期和起身期镇压,能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调节群体,是控旺促壮的好措施。镇压应选在晴天中午进行,寒潮来袭停止镇压,以免伤苗。二是喷施化控剂。对于旺苗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多效唑、壮丰安等化控药剂,以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三是适当推迟追肥浇水时间。对早播旺长麦田,因冬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抗寒力差,水肥消耗过大,春季易由旺转弱,如果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可在起身期浇水,并亩追施尿素10公斤;如果群体在80万以上,可在起身后期至拔节期追肥浇水。对播量偏大的旺长麦田,个体弱,群体大,春季可适当蹲苗,将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期。

(2)晚播水地弱苗的管理。只要墒情尚可,一定避免早春浇水,以免因浇水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而延缓麦苗生长发育。一是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播种偏晚的水地麦田,要先划锄,提地温、促赶队。二是适时追肥浇水。没有冬浇的弱苗田,苗小蘖少根短,土壤翘虚,应在平均气温稳定到0℃以上时,尽早用中小水灌溉,塌实土壤,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压苗、淹苗。浇水后,应及时中耕划锄保墒,破除板结;浇水时亩追施尿素5公斤,促进小麦早发根,早分蘖,促弱转壮。已冬浇的弱苗田,应在平均气温稳定到3℃以上,表层土壤化冻后,及时中耕锄划,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促苗早发稳长,并在拔节期增量灌水60m3/亩,追施尿素10kg,促使小麦稳健生长。

(3)壮苗水地麦田的管理。壮苗田管理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2—15公斤;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在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2—15公斤。

(4)旱地麦田的管理。旱地麦田应在早春进行镇压划锄。镇压与划锄相结合,压碎土块,弥合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展,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顶凌耙耱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对于晚播或缺肥弱苗田,趁雨雪后墒情好,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肥,每亩追尿素5-7公斤,促进早返青,早生长。尤其是晚播或复播弱苗田或底肥施用不足的脱肥麦田,增施一定的速效氮肥至关重要,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促弱苗转壮苗。

3、科学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市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叶面及时喷施天达2116、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4、查膜护膜,搞好地膜麦田管理

我市春季风大,若地膜覆盖不严,就达不到保墒的目的。因此,地膜覆盖麦田,做好查膜护膜工作,一旦发现覆盖不严的地膜要立即压土护膜,并配合中耕锄划,减少膜间蒸发,去除杂草。同时对肥力不足麦田和弱苗田,可雨雪后趁墒在垄间开沟增施尿素5-7公斤。

5、及早防治病虫草害

小麦生长期间的病、虫、草害,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也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各地应针对当地易发生的病虫草害特点,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综合防治,以免形成危害。

6、严禁麦田放牧

各地应加大宣传力度,严禁畜禽啃青。春季畜禽啃青将严重影响小麦光合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必将减产,应坚决杜绝。对已发生牲畜啃青的麦田,应尽早进行浇水,并根据啃青情况追施适量尿素或磷酸二铵,促进生长、增加春季分蘖,以提高成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