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发布 山西人体质排名进前十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5日在京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报显示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无论是在青少年学生人群还是成年人、老年人人群中,超重肥胖现象依然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公报显示,过去5年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达到89.6%,其中,山西省的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93.0%,排名进全国前十。
各年龄段肥胖比例继续上升
据介绍,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等1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上一次进行类似全国性体质监测还要追溯到2010年。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实施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群的体质监测工作;教育部负责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监测指标与以往相同,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
公报显示,2014年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等身体形态指标平均数比2010年均有所增长。自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各年龄组人群的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指标呈持续增长趋势,但体重、皮褶厚度等指标增长幅度大于身高。
其中,根据我国颁布的BMI(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身体质量指数)各等级划分标准评估,2014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7%和41.6%,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1.8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10.5%和13.9%,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0.9个百分点。超重与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群体质的突出问题。不过从数据来看,近四年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
此外,在7到22岁青少年学生人群中,各年龄段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其中男生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以16到18岁年龄组为例,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30%、5.68%、10.55%、3.95,比2010年平均上升3.72、2.17、4.78、1.65个百分点。
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公报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成年男性有所降低,在BMI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和体质综合指数两方面均有所下降。另外,各年龄段人群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略有增长,但反映最大力量的握力指标继续下降。20岁到59岁各年龄组人群握力、背力呈现下降趋势。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良指出,“我国国民体质水平有所增长,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2014年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有所增长,增长了0.7个百分点。并且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人群均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乡村人群和女性人群的增长尤为明显。反映我国国民达到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口数增加。第二,反映全人口体质各指标总体变化程度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总体水平也有所提高。从三大分类指数来看,身体机能指数和身体素质指数均有所增长。”
公报同时显示,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邢文华指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形态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与2010年相比,我国7岁至22岁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发育水平继续提高;第二,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第三,营养状况持续改善,7岁至22岁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且基本没有重中度营养不良;第四,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第五,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虽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有所改善,但同时也仍存在着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呈现下降等问题。在北京的一些高校里,操场上大学生运动人数的数量不如老年人多的现象并不少见。
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指出,随着教育等各领域的深化改革,各方将更好地形成强大合力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学校体育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青少年体育,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现在涉及到很多问题,像升学制度、家长的观念等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机制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我们应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比如教育体制的改革,像包括高考制度改革、二胎政策、健康中国建设的提出等,大学生身体素质应该还会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