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山西篇】山西:优化政治生态 提升发展状态
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消息(记者胡健、刘鑫焱),山西省日前发布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在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步向好的基础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9%,山西经济已扭转困难局面。
向好的主要经济指标背后,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截至3月30日,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省,山西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并运行,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度优势正转化为治理效能。山西省涉纪信访举报量今年一季度比2016年同期下降24.77%,成为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的重要例证。去年三季度,山西组织万名干部入企服务,解决问题8000多个,全年政策性降低企业成本890亿元。今年,省市县三级依托经信部门成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干部入企服务成为常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是管党治党的必然要求。”山西省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涵养干部干事创业新生态,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稳步向好。
去年9月,山西省委召开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推进会,打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正风肃纪反腐、激励干部改革创新组合拳。省市县乡四级换届坚持“不廉洁的干部不能用,不干事的干部也不能用”。
干部,首先要干净。山西严格“筛选”10053人充实新班子,449人被取消选拔或提名资格,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92人。2016年,全省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1115人。今年一季度,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人次同比增长29.2%,其中第一种形态上升明显,正风反腐力度不减,更加注重抓早抓小。
干部,必须得干事。山西省委出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合理容错“三个办法”,让想干事的“底气”更足,敢干事的“腰杆”更硬。把提升工作标准、争创一流业绩作为硬约束,在目标责任考核上动真格,去年有2个市和9个省直单位的主要领导因完成任务不佳被约谈。全省开发区启动“二次创业”,全部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
党风政风关联着经济动向。投资22亿元的孝义“王老吉”,是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农副产品就地转化的龙头项目,去年9月23日签约,7天后入驻,今年1月18日第一批产品下线。仅用110天,煤焦大市孝义就见到了“效益”。合作方负责人感慨,是孝义的干部们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推进了项目快速进展。
山西树立“改革决不能落后”的理念。去年下半年以来,省级层面出台20个改革类制度性文件,涉及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煤炭去产能、电力体制、生态环保、司法体制、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全国两会刚过,山西省委常委会便确立了今年6个方面40项改革事项,省市县三级主要负责人各自认领、合力攻坚,带领三晋大地的干部群众勠力前行。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03日 01 版)
原文链接: http://sx.people.com.cn/n2/2017/0503/c189130-3012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