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山西:民航机场跨越发展形成“一干六支”航空格局

14.10.2017  16:04

 

图为我省最“年轻”的五台山机场和临汾机场,它们分别是我省通(复)航的第六、第七座民航机场。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 通讯员陈芸 仙博) 5年发展,砥砺前行。山西机场分别完成年运输起降架次8.71万、9.64万、9.63万、10.18万、11.19万,同比增长28%。

5年探索,汗水浇筑。山西机场实现年旅客吞吐量852.13万、973.3万、995.6万、1088.78万、1245.36万,同比增长46%。

在不断上扬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探索进取、谋求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务实为先、推进互利合作之路;更是一条敢于担当、努力有所作为之路。

2012年,山西经济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最困难时期,航空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商务旅客锐减,企业盈利增长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能不能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闯出新路、能不能创造出新的业绩。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带领3000名干部职工开始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2012年,理顺机构,精简机关冗员,拓展非航业务。与大同市政府签署大同机场托管协议,全省机场一体化进程迈出了第一步。同时,太原、长治、大同为独立法人的机场公司成立。

——2013年,非航业务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建立、理顺机制的基础上,完善了各公司的财务核算体系,明确了集团与各公司之间的业务和资产划界。同年,与吕梁市政府签定了吕梁机场托管协议。

——2014年,通过采取定期经营分析与阶段性年度指标模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子公司经营情况的监管,按照机场板块和非航板块的业务性质,合理设计考核指标。

——2015年,“板块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形成,企业改革初见成效,管控模式由集中管控向战略管控的转变基本完成。五台山机场、临汾机场相继开航。

——2016年,《山西省民航机场“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出台,发展目标、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清晰明了,深化国企改革的蓝图绘就。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长治、运城、大同、五台山、吕梁、临汾为基地机场的“一干六支”连接全国、面向国际的航空运输格局形成。

2017年5月,正是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春天。在全省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转型综改建设风起云涌,干事创业者敢于担当、大有作为的身姿遍布全省各行各业。在山西省政府与海航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省长楼阳生,副省长王一新、王赋,省政府秘书长王纯以及省发改委、文化厅、旅发委、国资委、金融办的负责同志悉数到场,共同见证了“山西航空旅游集团公司”的诞生。

这家由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与海航旅业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公司,在机场建设管理、运输航空、通用航空、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领域将展开深度合作。利用双方各自优势将“航空+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做精做强,集团公司深化企业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不被困难束缚手脚,走出去主动作为,请进来共同发展。5年的时间里,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与政府部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双赢合作;与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解决了资金周转的问题;与航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增强了机场的通达性和航线辐射能力;与运营保障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增强协同保障能力。

2016年,太原机场向千万级机场的目标发起冲刺,然而时间过半,任务却未过半,围绕市场开发、航线开发的各种方法尝试过以后,收效甚微。

此时,集团公司总经理郝孝义提出:“我们应该专注于破解企业自身发展的难题,却不将目光仅限于此,而是标本兼治,以更大的企业胸怀、站在更高的角度谋篇布局,打响山西空港的品牌。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与山西省委外宣办、中国民航报社联手开展了“中国民航看山西”大型全媒体活动,先后走进山西11座城市,围绕“风光山西、人文山西、转型山西、品牌山西”四大主题,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航空旅客推介山西旅游资源,全面展示山西新形象,让山西好风光“”上了万米高空。

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伴随着山西省政府将旅游业打造成山西支柱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酵。2017年,太原机场运输生产指标不断刷新,航线通达性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单日旅客吞吐量屡创新高,预计10月底即可跻身千万级机场的行列。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坚持“板块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经过5年持续的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被不断激发,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安全生产持续平稳、航线网络不断扩大、基础建设日益完善、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员工队伍和谐奋进,实现了民航机场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