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综合广播:山西地下水资源止降回升

28.03.2016  16:0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水资源的天然计量器。我省自2011年出台最严水资源管理办法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山西综合广播记者郝晓彦、驻站记者王秀芳报道:
  随着气温的回升,太原汾河二库景区迎来不少自驾游的客人。当人们踏青,欣赏着清澈的流水时,却不知道,从1956年到2013年,汾河平均地表径流量缩减了一半,河道变窄,地下水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我省“汾河复流工程”、“大水网工程”等大型水利基础建设的开展,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地表水量逐渐增大,地下水位也在不断回升。现在,汾河二库反哺地下水,平均每年补充3000多万立方米,附近兰村泉域地下水位抬升了8米到9米,下游清徐县平泉村断流10年的泉眼已经复流。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郭天恩:
  (录音出:我们在全国居倒数第四位,很紧缺的,所以在山西来讲,搞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更有意义。我们的山西的水资源管理正在趋向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比如说汾河河道连续七年不断流,汾河流域的地下水位连续七年上升,整个全省的平均地下水的水位也在上升,正在向好的方向扭转。录音止)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天然计量表,为确保地下水的持续增加。今年1月,省政府又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重新划定了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将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
  (录音出:主要的措施就是实行三级管理三级考核,国务院要考核省政府,省政府要考核市政府,各市政府要考核各县政府,都作为行政的一个主要措施,主要要抓好,总量控制、效率控制、纳污控制以及四项指标的达标工作。录音止)
  我省已经着手探索“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管理”的办法,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32亿立方米以内。
来源:山西新闻综合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