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局同创 建设林美人富新林局(聚焦国有林场改革)

14.07.2015  11:29
  

      山西与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国有林管理体制不同,围绕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等森林资源最富集的几大山系成立了九大国有林管理局,级别为正处级。每个国有林管理局下辖10-20个国有林场,守护着全省最具代表性、保存状况最完好的国有森林资源,这些国有森林是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立省的脊梁。

      在九大国有林管理局中,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因其守护的五台山地区的特殊敏感性而极具代表性。6月中旬,《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前往五台林局,就其改革发展、资源管护、合作造林等进行采访,推出系列报道3篇,敬请关注。

 五局同创 建设林美人富新林局

      山西五台山,因五座山头形似莲花,自古就是佛教胜景。这里庙宇广布,掩映在群山与绿树之间,高大挺拔的油松、落叶松,更添庄重与威严。

      佛教讲求因果,在五台山众多僧侣的眼中,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的广大职工与佛结的是善缘:种一棵树等于烧一炷香,护一片林等于加一份功德。而这样一份功德,在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局长赵富看来,更是责任和担当——守护发展好五台山珍贵的国有森林资源,五台林局广大职工义不容辞。

      以守护森林资源为核心任务

        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局址位于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不在中心城市,也远离闹市区,置身五台山茫茫林海深处,仅从局址选择上就能体会当年老一辈林业人保护森林资源、守护五台山胜景的良苦用心。

        时至今日,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有近70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947年的北岳区林牧场,期间历经8次更名,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核心职责始终没有丝毫改变。

        目前,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有建制单位22个,包括14个国有林场和五台山树木园、臭冷杉自然保护区2个副处级单位以及森林消防队等8个其他单位,所辖范围涉及忻州、朔州、大同3市11县,全局林地总面积223万亩,人工林与天然林面积各占半壁江山。

      “长期以来,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在保护修复高寒沙化带生态系统、建设五台山景区绿色屏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晋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山西省林业厅厅长李永林这样评价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的重要性。

          当然,与沉甸甸的责任相伴的是沉甸甸的荣誉。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在这些熠熠生辉的表彰中,最新的一枚是今年的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是山西农林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每一个表彰背后是林局广大职工的艰辛付出,是对森林的无限热爱,五台山林区郁郁葱葱的森林就是最好的注解。”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常务副局长贺军说。

        五局同创”开启发展新格局

        “一条心,一股劲,一起吃苦干活,共同过上好日子,让五台林局美起来。”这也许是《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听到的最不朗朗上口的口号,却深深地印在了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每个职工的心坎里。许多文化程度不高、一辈子与林为伴的林业职工也能随口说出口号,因为这既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也是他们的共同理想。 

          2012年12月,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在立足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班子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的战略定位:修复高寒沙化区生态系统、建设环五台山景区绿色圈、兼容传承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佛教文化。

        “按照这一战略定位,我们进一步提出建设资源稳固的生态局、精品造林的示范局、产业转型的窗口局、多元文化的人文局、丰盈民生的幸福局‘五局同创’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认可和拥护。无论是退休还是在职、临时聘用还是正式编制,大家都卯足了劲为建设一个林稳、山绿、景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五台奋斗。”赵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五局同创”理念为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林局共完成营造林9.65万亩,2014年又完成造林任务7.7万亩、森林抚育任务8万亩,连续多年实现辖区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森林防火“零火情”、私挖乱采“零案率”。

          让五台林局更加秀美丰盈

          一身中山装、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今年81岁的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退休职工刘广兴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着装习惯。“我从1963年来到林局,一辈子在这里工作。先在雁北地区林业局,后来到雁门关林场,再后来到林局机关,可以说走遍了五台山的山山水水,党让去哪儿我就到哪儿!”“一辈子在山洼洼里工作,没想到,老了老了住进了县城,感谢党的好政策。”

        刘广兴老人所说的党的好政策是棚户区改造。抓住这一政策实施的有利时机,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主动作为,在繁峙县滨河南路建设了577套保障性住房,今年5月28号,通过公开摇号,已将全部住房发放到了林场职工手中。“林局职工一辈子在深山老林工作,生活不容易。改造职工住房,林局领导班子坚持把好事办好,出资兜底铺设水、暖、电管线,绿化、硬化、美化小区,无论质量、进度在繁峙县保障性安居工程中都首屈一指。”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纪检书记王祥告诉记者。

          棚户区改造是近年来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关心职工生活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班子领导始终认为,建设林美人富的五台新林局,广大职工是关键,要以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局职工工资年均突破4万元,近两年上涨了1万元。所有职工纳入了社会养老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赵富告诉记者:“国有林场改革将是更大的红利,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将深入学习中央6号文件精神,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场的公益性质,争取纳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确保不流失一亩林地、不让一个职工失业,守住保生态、保民生、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底线,让五台林局更加秀美、更加丰盈、更加和谐。”

      管护森林资源 立局之本兴局之要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创新发展之资源管护篇

 大多数人前往五台山,或为礼佛,求取平安吉祥;或为欣赏五台美景,寄情于青山绿水。无论目的为何,五台山的山山水水总会尽收眼底,一草一木都会牵动人心。

      自成立至今,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始终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植绿爱绿护绿、维护五台山森林安全在林局每一个职工心中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管护好森林资源是我们的立局之本、发展之要,丝毫不能放松,时刻不能懈怠。从全局的工作定位上看,把资源管护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进行安排部署,成为兴局立局的第一要务。”分管资源管理的副局长郭俊平对肩负的责任有着清醒的认识。

        森林管护的 “金网模型”

        对森林资源的爱护、对森林安全的维护流淌在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的血液中。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五台林局就如何建立森林资源管护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森林管护的“金网模型”。

      所谓金,就是金字塔结构,从组织结构上建立局、办、场、所、站、点金字塔结构体系,越往基层一线参与管护的人员越多;所谓网,就是网格化管理,从管护区域上,建立定山头、定沟系、定地块、定人员、定职责的网格化责任体系。通过独具特色的“金网模型”建立起全天候、无缝隙、密覆盖的森林资源管护长效机制。

      “建立‘金网模型’,一是保证了基层一线参与管护人员的数量,让尽可能多的管护人员进山入林,守护资源安全;二是严格了责任奖惩,每个人的管护面积、管护地块相对固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可以问责到人。”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副局长张振飞对记者表示。

      为了保证“金网模型”有效运行,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在森林管护中力求做到“三严”:严区域,加强林地管理,严控林地逆转,合法、合规、合理处理好林权纠纷;严职责,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固定岗位,明确责任,有什么岗位担什么责任,有什么责任尽什么义务;严奖惩,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管护效果与管护资金直接挂钩。五台林局建立了资源核查制度,每月按照50%的抽查比例,对各林场的资源管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是考核林场和发放管护资金的重要依据。

      过硬的森林管护队伍

      每天清晨,繁峙县砂河镇北山管护站的彭春梅5姐妹,会骑着摩托沿着崎岖不平的林道奔驰穿梭,悉心照看3万亩新造的油松林。这里曾经是光秃秃的沙石山,雨水一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如今,登高望远,呼吸新鲜空气,北山已经成为砂河镇居民锻炼休闲的新去处。而作为山西唯一女子管护站的管护员,经年累月风霜雨雪吹打在彭春梅等人的脸上,留下了别样的美丽。

      爱惜每一棵树木,珍视每一片森林,这是包括女子管护站管护员在内的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每一位干部职工,从入职第一天起就开始坚守的工作信条。

      始终把守护森林作为第一职责,五台林局着力建好森林管护巡护队、森林公安、森林消防专业队“三支队伍”:建好森林管护巡护队,做到紧贴森林,驻站管护,有林就有岗,有岗就有人;建好森林公安队伍,坚决打击涉林犯罪,维护林区治安;建好森林消防专业队,通过军事化管理、专业化训练,建成一支森林防火的王牌军、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先锋队、培养优秀青年的人才库。

      成立于2008年的森林消防专业队,是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管护的绝对王牌。今年5月6日,五台山景区发生火情,消防队紧急出动,不到两小时就圆满完成灭火任务。“我们原本驻扎在砂河镇,为了更靠近森林和驻防第一线,2013年我们搬到了现在的驻地——五台县石咀乡南坪村。”局森林公安局局长张允生介绍,因为消防队过硬的素质,被山西省命名为省森林消防总队直属第二支队。

      购买服务看护森林

      森林资源是全民的财富,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深知,仅仅依靠林业自身的力量,在香火旺盛、人员繁杂的五台山地区很难确保220万亩森林资源万无一失。

      怎么办?五台山林局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农家管护站,聘请辖区内有责任心的村民做信息托管员,依靠群众、购买服务,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森林管护中来,成为爱林护林队伍的一员。

    “林局在靠近林区的村镇建立了38个农家管护站,并聘请了360名信息托管员。这样,一方面,依托辖区内村干部、老党员等托管员,发挥其离林子最近、发现情况最早、对林情最熟悉、处置最及时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林情林况;另一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林场与地方群众关系紧张的问题,管护队员巡山护林,可以在农家管护站歇歇脚,有口热水喝、热饭吃。”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局长赵富说。

      专业管护站点值守、专业管护队伍巡护与遍布林区的农家管护站和信息托管员,共同在五台林局辖区内编织起一张森林管护的大网,守护着五台山万顷林海的安全。

      茹村林场曾经是同煤集团下属的林场,2013年整合划归五台林局管理,是林局第一个通过购买服务管护森林的林场。“我们以每亩地8角钱的价格与老百姓签署协议管护森林,全场8万多亩林地共承包给了13个熟悉林情、社情的当地村民,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盗砍滥伐,村民会第一时间跟林场报告。”茹村林场场长田海龙告诉记者,林场会对聘请的信息托管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管护费分年中和年末两次兑现,“对森林资源管护的专业化、精细化是在同煤集团时不能比的”。

      合作造林开启国有林局发展新模式         ——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创新发展之造林绿化篇

 植树造林,管护森林资源,国有林场有着其他单位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累积。但是,许多国有林场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林场森林覆盖率很高,造林地块很少,纵然一身本领,似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中无用武之地。

 如何在绿化祖国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的技术、管理优势,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2014年8月,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在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召开现场会,推广的就是五台林局首创的局地合作造林模式——打破地域局限,整合资源合作造林,实现有林有绿多方共赢。

  破解无地造林难题

 实行局地合作造林,在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局长赵富看来,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辖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42%,但整个五台山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并不高。面对大片的荒山荒地,林局有造林技术优势、种苗储备优势、资源管理优势,但却受制于地域限制,无地植树、无林可造。”赵富说。为此,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寻求破解之道。

 分管营林生产的副局长李田彬认为,与林局面临的尴尬不同,地方市县有大片的荒山亟待绿化,老百姓有期盼,地方政府有需求,而且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逐步推广,地方政府也愿意加大造林绿化的资金投入,有资金、有意愿、有土地,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营林主体。

 “林局与地方合作造林,好处显而易见,既可以整合资金解决造林投资不足难题,又可以绿化荒山,增加森林资源,还可以彰显林局在生态建设中的职能、地位,协调林局与地方的关系。但是局地合作之前没人想过,更没单位这么做过,能不能成功我们也没底。”赵富告诉记者。

 2013年,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主动找到繁峙县政府提出了局地合作造林的理念:地方供地,林局实施,合作管护,约定分成。令赵富没有想到的是,合作造林的提议得到了繁峙县政府的积极响应——当年,砂河镇北山万亩造林工程就以合作造林的形式正式启动。

  合作造林模式走向成熟

 繁峙县砂河镇是历史上有名的沙金开采区,尤其是砂河镇所依傍的北山地区,因为沙金采挖,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有名的不毛之地。2013年,繁峙县与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开展股份合作造林,投资1000多万元在北山栽植了3万亩油松、落叶松、仁用杏等苗木。

        6月13日,虽已仲夏,但雨后傍晚的砂河北山仍然朔风凛冽。《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北山看到,一株株树苗规则整齐地从脚下延伸到远方,树苗长势旺盛,有的已经超过1.5米高,这在寒冷、干旱的五台山地区实属不易。

“北山造林充分显示了林局造林专业队的技术优势。降水少,我们就采取滴水渗透的方法,为每棵小苗挂一个装满水的集水袋,可以连续滴灌3个月;鼠兔害严重,我们就在每棵小苗上套一个开口的泡沫管,每个成本1角钱,但作用巨大,造林成活率超过95%。”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总工程师刘子忠告诉记者。

          地方整合资金土地,林局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北山造林的成功成为局地合作的典范,股份合作造林模式开始迅速推广。同年,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与繁峙县共同编制了《繁峙县北部浅山区2013-2015年造林绿化项目总体规划》,计划3年完成合作造林10万亩,目前已实施完成5万亩。

  跨省际合作是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合作造林的又一个创举。五台山林局、繁峙县政府与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合作,由原山林场争取造林项目资金,繁峙县协调宜林地,林局负责工程建设,集中连片合作造林10万亩。这彻底打破了地域界限,成为省际合作造林机制的有益探索。

  造绿造富实现多赢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平型关是一个书写神奇的地方。

  如今,这块红色故土正在披上新绿。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与灵丘县政府通过合作造林,在平型关两侧荒山计划造林15万亩,目前已完成5万亩造林任务。一棵棵油松、樟子松正接过红色卫士的枪守卫平型关的生态安全。

  合作造林,最直接的好处显而易见:原本多年不曾造林的荒山变绿了,政府、百姓都可以享受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据了解,近年来,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辖区覆盖率实现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目标,滹沱河、清水河、唐河、平型关、雁门关以及环五台山景区生态圈等主要河流、重点区位尽显绿色。

  当然,成果不止于此。在合作造林中,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吸收当地1万多名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农民年平均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工程建设推广栽植经济林6900亩,带动发展种苗产业1万多亩,每年工程拉动社会苗木销售达300多万元。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总会计师韩进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仁用杏是山西栽植的重要经济林树种,也是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合作造林主推的富民树种之一。“栽植仁用杏,树苗成活后交给老百姓管护,虽然林局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按照2∶8的比例进行收益分成,但这只是象征性的。果树结果,老百姓能从中获得收入就好。”赵富说,“不管是谁投资、谁干活,只要能把山绿起来,这就是我们一辈子搞林业的人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