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理性求良策 共襄大业不容辞
如果您关注两会新闻,这些天来恐怕要经历一番头脑风暴。这“风暴”的中心,既有中央高层释放的施政信号,也有代表委员提出的各类议题。两者互相激荡与呼应,便是两会最强音,便是国家的宏观图景。
消息称,人大议案提交已结束,今年的数字是522件;政协提案时间也已截止,共收到5857件。两会要议事,议事就得发声。是不是好声音,就要看那些议案和提案里有没有改革新声、有没有发展强音、有没有温暖情怀……
话说农业界别小组会上,一位儒雅学者模样的委员,开口颇接地气。他是河北农科院副院长王海波,去年他驻村一年做帮扶工作,“刚从农村卷铺盖回来,要谈谈村里的事儿。”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与农民朝夕相处,让这位农业专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厚厚的一本《驻村日记》便记录了他的思考轨迹。当然,还有他带来的5件提案。
最动人心者,当是委员身上观照现实的情怀。很多代表委员的执着令人感动:比如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代表连续8年呼吁均衡高教资源,为考学难的河南孩子鸣不平;孙兆奇代表连续10年为数以千万计的“罕见病人”鼓与呼;黄细花代表连续6年提出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的建议……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有机会阅览代表议案建议和委员提案建议,每每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每年万余件文档,那是一部呈现民生民情的百科全书。
很多人关注议案提案,也只是在两会期间。殊不知,提出仅仅是开始。从提案议案到国计民生,要走过漫长的路。打个比方,每一件议案、提案或是建议,其实都是在设置一个议题,由代表和委员提出,由党政部门落实,最终化为施政措施,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由此观之,国家运转中,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其实承载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好的提案是走出来的”,代表委员中多的是学术“大拿”,但中国的事情却不是都能在书斋里找到答案的,正如更高明的学问从来是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治学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参政议政。
还有一点是能不能反映群众诉求。代表以地域论,委员以界别论,不管如何论,背后都是一方群众,能不能跟他们保持血肉联系,能不能利用本职工作收集民意与民智,体现的是代表委员的履职能力,更关系着人民民主能否落在实处。
其实,两会开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个考察角度,就是能不能在充分表达意愿的基础上,找到社会最大公约数。因此,议案、提案、建议引发不同声音原属正常,甚至可以说,争议是达成共识而必须要走的路。社会多元,利益多元;求同存异,方为正途。正如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所言,只要出发点没问题,“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无论是多数人提出的还是少数人主张的,都应该允许反映和表达,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
这正是两会的魅力所在——它提供了一个对话与辨析的平台,让代表广泛的各种观点“飞”起来,接受公众检阅,以“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理性精神,寻找中国诸多现实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这正是:
议案提案同给力,代表委员集广思。
宽容理性求良策,共襄大业不容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沐 沂)
责任编辑: 张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