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个突破” 推动经济发展
最近,省委书记王儒林等领导到基层调研的消息值得关注。5月5日至8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长治、晋中、太原三市调研时强调,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努力实现‘三个突破’,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所谓“三个突破”,意指实现科技创新、民营经济、金融振兴的突破,这是今后一段时间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山西要转型,关键靠创新。这个资源依赖型的省份,必须朝着创新驱动型经济前进。众所周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这又依赖于科技人员的智慧与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几个月前,有报道称,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在推动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改革,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报酬制度等政策上有一系列的突破,意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链条。这一政策的最终落地,将会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今天,在山西的经济版图上,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有效之举。从王儒林考察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制药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来看,无不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事实上,民营企业市场嗅觉更灵敏,企业经营机制更灵活,他们也舍得投入,请人才,买技术,上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这也是民营经济取得新突破的方向。
实现金融振兴,是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持更多山西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要求金融机构采取综合措施,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实现互利共赢,都是山西金融振兴的题中之义。
还有一招值得提醒。笔者以为,应大力加强对山西已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本领的培养。在去年的熊市尾声,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在今年牛市的热潮中,许多公司都推出了定增计划。这些公司通过多次增发,拿到了更多的发展资金,通过引进人才给予人才股权,又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而那些上市后,不增发、不收购、不做外延扩张的公司就失去了上市的意义以及更大的发展机会。山西如果有一批对于资本市场有着更深刻理解的上市公司,则会为山西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从宏观上讲,科技创新、民营经济、金融振兴的三个突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实现科技创新,需要民营经济作支撑,金融振兴来助力。他们仿佛三足而立,托起山西经济发展之鼎,托起山西经济发展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