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

13.06.2014  11:20

保护水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近日,宁波市文明办联合本报发起微博话题“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队伍中。如果你有好的做法和建议,欢迎@宁波文明网或是@现代金报,和我们聊聊,7月中旬活动截止。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地方,发现在保护水资源行动方面有喜有忧。

记者 樊莹 潘慧敏

摄影记者 张培坚

马桶水箱放入盛满水的矿泉水瓶

每天能省4.4升水

这段时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宁波城区用水量进入高峰期。在生活用水上,市民是怎么做的?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高新区新明街道。

周倩,家里四口人,住的是小高层。最近,洗衣洗澡的用水急剧增加,她专门想了几个节水妙招。

因为夏天衣服薄,我们放弃洗衣机,就用手洗。”周倩建议,少放点洗衣粉或者洗衣液,并且把漂洗的水用来洗脏衣服,可以节约大量水。同时,洗完衣服的水,一般带着碱性,还可冲马桶和拖地。

据相关统计显示,卫生间用水量占家庭用水的60%到70%,其中冲水马桶成为用水大户。周倩听长辈说,如果在老式水箱里放入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可以控制用水量。记者粗略计算,按一次节约0.55升水算,四口之家如果每个人每天早晚上两趟厕所,就能省下4.4升水。

张师傅和老伴平时用水很节约,一个月水费才花40多元。他们支招,家里最好备个大塑料桶,每天用来收集各种需要再利用的水。

比如,洗完菜或者淘完米的水,收集起来,可以浇花浇草。比如,洗菜、洗水果时,可以先把它们放在盆里,浸泡一会儿再清洗,至少能节省2升的水。”张师傅笑说。

街坊邻居拿着鱼竿

把河边垂钓当作休闲方式

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位老人拿着鱼竿,倚靠在河边垂钓。而脚边的桶内,几条跟手指一样细的鱼在里面活蹦乱跳。而这些小鱼苗,是用来保护水环境的。

这几天,记者经过月湖公园、海曙公园、世纪东方广场等地,河边钓鱼的人三五成群,有的市民坐在自带的板凳上聚精会神地盯着鱼竿。

海曙南门街道北郊社区,周边流淌着两条美丽的内河—北斗河和蔡家河。退休后的虞子君在这里做河道监督员,已经有五六年。每天,她的任务是从高塘花园,途经白鹭园东方花园、世纪高塘巡逻一圈。如果在河边发现有人违规垂钓,立刻上前劝阻。

都是认识的街坊邻居,我们劝说他们也都听得进去,马上就收起鱼竿。”虞阿姨认为,虽然垂钓是一种休闲爱好,但是不能以破坏河道环境为代价。大家都要自觉遵守。

像这样的志愿者还有许多。今年4月,海曙牡丹社区护水队成立。由于一些居民习惯在河边清洗衣物,有的沿河居民直接把生活垃圾倒进河里,护水志愿队每天的任务是监督和劝导。

我们会在早中晚,以四人一组的形式进行沿河巡逻,保护水环境。”牡丹社区护水志愿队的队长严婉贞说。

水乡宁波水资源相对短缺

满足不了老百姓的用水需求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宁波临海,水资源一定很充沛。

宁波是一个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城市。”市水资源专家孙春给出了不同答案。宁波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到70%左右。而2013年的先涝后旱情况尤为突出。换句话说,如今水乡宁波已经满足不了老百姓的用水需求。

记者又从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拿到一组数据:今年夏季,宁波用水高峰预计达到138万吨左右,比去年多出4万吨。明年夏季还将攀升到145万吨。

目前宁波所有自来水厂理论上每天有165万吨治水能力,但实际上每天治水150万吨已经是满负荷运行了。”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坦言。

刘慧,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大四学生。她告诉记者,按照学校规定,寝室每人每月可以免费使用3吨水。尽管如此,同学们在水池边都会相互提醒节约用水。像我们寝室,洗完衣服的水,都是要二次甚至三次循环利用。到了教学楼的洗手间,也能看到“节约用水”的提示语。

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我们不能因口袋里的钱多了,用水就大手大脚。”刘慧认为,水资源是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警惕性教育。

来源: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