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连续8年产粮30万吨以上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太原市粮食播种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然而由于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太原市粮食的年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30万吨/年以上,不过对于太原市粮食产量贡献最大的粮食作物要数玉米,由于其省工、省水、收益较高,成为农民的首选。1月18日,太原市农委发布消息称,对于太原市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变化,太原市农调队对粮食生产发展主要特征展开分析。
连续8年产粮30万吨以上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太原市粮食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83.48千公顷减少到2014年的76.12千公顷,下降8.8%,尤其是自2009年开始逐年减少,年均递减1.6%。不过,太原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比重由2005年的70.4%上升至2014年的74.7%,十年提升了4.3个百分点,2012年最高达到75.1%。
统计显示,太原市粮食总产量由2005年的29.19万吨提高到2014年的33.90万吨,增长16.1%,年均递增1.4%,自2007年开始连续八年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在30万吨以上,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单产水平年均递增1.5%
近年来,太原市通过实施“十园引领、百园兴农”战略,以产业园建设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创建高产万亩示范片,启动实施万亩新品种推广示范项目,粮食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高产作物种植比重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据悉,太原市粮食综合亩产由2005年的233.07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296.88公斤,增长27.4%。自2006年开始,粮食亩产连年递增,2014年最高为296.88公斤,2006年最低为223.13公斤,增长33.1%,年均递增1.5%。由于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使2014年全市粮食年增产1.12万吨。据介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太原粮食生产已由粗放式经营向以政策为支撑、以科技为先导、以管理为保障的集约化经营转化,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玉米播种面积占比近七成
近年来,随着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到位,太原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由于玉米种植在太原市南北皆宜,适种面广、单产水平高、品质优良、需求面大,具有较高收益的优势,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跃居各种粮食作物生产首位,成为太原粮食生产的主角。
据悉,2014年太原市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5%,玉米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7.2%,超过其他各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产量,雄居第一位。玉米种植户数占粮食种植总户数的95.0%以上,已成为广大农民种植粮食的首选品种之一,玉米销售收入也成为农产品生产者收入的重要来源。玉米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42.76千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52.91千公顷,增长23.7%;玉米总产量由2005年的20.73万吨提高到2014年的29.56万吨,增长42.6%。占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51.2%提高到2014年的69.5%,提升了18.3个百分点;玉米亩产由2005年的323.20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372.48公斤,增长15.2%。高产作物玉米比重的上升和单产水平的稳步提高,拉动了全市粮食生产总量的稳步增加。(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