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两会民生热词盘点

02.03.2016  16:47

  上图:晴空万里的太原汾河景区。

  右图:太原劲松社区,志愿者正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

  右图:太原迎泽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塑胶操场上做游戏。记者李兆民摄

    [热词一] 道桥建设

    “十三五”着力构建“三环十线七放射、一网两纵四横两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建滨河西路南延、卧虎山路,续建太行路南延、龙城大街东延、南内环西街、南沙河路东段等城市快速路;新改续建五一路、太茅路、东峰路、新旧晋祠路、马练营路、迎泽大街东延、摄乐汾河大桥等道桥项目;改造提升50余条背街小巷。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就是要更加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管理质量,更加注重地上地下统筹。今年,太原市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体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月中旬,五一路将开工建设,预计在6月底实现竣工;解放路改造将和地铁同步建设。太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将着力构建“三环十线七放射、一网两纵四横两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重点抓好“三桥两路”、环城高速公路互通、太原二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加快支路网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强太原经济圈各城市间的路网对接。

    [热词二] 公交都市

    努力构建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高效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推进地铁2号线建设,积极做好1号、3号线前期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建3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

    近来,太原出租车换新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在人大代表约见政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上,太原市交通局局长郭治明介绍,今年,太原市将完成8000多辆出租车的更换工作。今后将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未来,地铁也将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出租车数量暂时不增加。目前,全市已建成400多个充电桩,随后还将在省博物馆、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地再建3000多个充电桩,另外还将建设充电塔。充电塔就像一栋高楼,上面都安放着充电设施,还有空间供司机吃饭、如厕及休息。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太原市共有公共停车位6万多个,为了缓解停车难,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万多个。今年,还将新建2万个公共停车位。

    [热词三] 城中村棚户区改造

    从2015年起,五年内全部完成170个城中村改造任务;今明两年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4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打赢城中村改造这场硬仗。加快完成54个城中村拆迁建设安置任务,启动31个城中村拆迁。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启动2万户改造任务,加快在建棚户区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晋东、民政园、建材小区等在建工程,确保拆迁群众尽快回迁,加快推进小北关等棚户区改造工程。

    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太原市城六区亮出实招:小店区将加大专项招商引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和融资力度,区财政预算继续安排1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城中村改造。迎泽区利用区资产经营公司、迎泽国投以及新成立的晋泽置业公司三个融资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对接,开展融资工作,保证改造资金及时充足到位。杏花岭区在总结去年城中村改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尖草坪区将通过资源整合、项目捆绑、区区融合、主动招商等方式,力争将实力强、信誉高的投资商引进来。万柏林区通过新成立的万柏林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融资平台,与多家银行达成协议,共融资20亿元,到目前为止,30亿元的拆迁资金基本解决。晋源区城中村改造将坚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安全拆迁、按期拆迁和拆建并举原则,积极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改造开发,全力完成城中村改造目标任务。

    [热词四] 环境质量

    全力实施控制燃煤、抑制扬尘、防治尾气、企业提标、整治面源、垃圾秸秆禁烧、治理污水、生态绿化等十大举措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太古长距离供热输送管网建设,新增供热能力5000万平方米。实施原煤禁烧,推广使用民用洁净焦炭。淘汰老旧机动车和黄标车2万辆,完成纯电动新能源出租车整体更新。取缔露天烧烤,中环以内餐饮摊点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城六区内严禁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和旺火;杜绝秸秆焚烧,实现全市农田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

    往年,随着天气转暖,露天烧烤摊就冒了出来,市民烦心。今年“取缔露天烧烤”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市民点赞。在此基础上,太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环保责任,力争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区优良天气率力争达到80%左右,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5.5%,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稳定前移。

    [热词五] 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抓好晋祠景区完善提升、明太原县城保护性开发、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太山龙泉寺佛教文化园和青龙古镇保护修复、太化工业文明遗存展示,打造文化旅游大产业、大景区。推进府城文殊寺、普光寺、关帝庙等20余处历史文化遗存抢救保护工程。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丰富,人文积淀厚重。民盟太原市委提出,在普查的基础上,将具有历史价值和古城特色的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文物古迹、园林胜景、历史纪念地及名厂、名店、名校等造册登记,建立起“城市记忆工程名录”,抢救拍摄城市现状影像。民革太原市委郜宏漪提出,太原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修建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创办太原品牌文化活动,提升太原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及文化形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振兴和发展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热词六] 民生项目

    把群众的呼声当方向、百姓的期盼当目标,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希望的实事做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幼师、五中、成成中学、一外、二外等新校区建设,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完善太原学院办学条件;大力支持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推进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省妇幼医院等新院建设;加快推进儿童福利院和老年福利院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服务政策和体系。大力发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等多层次养老服务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8万元,门诊慢性病补偿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实施公办小学免费托管服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办理综合保险等教育惠民事项。

    太原作为一个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的城市,“养老”已经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市人大代表李冠萍认为,目前家庭养老功能相当薄弱,养老相关服务严重不足。通过政府合理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养老机构,将有助于缓解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问题。市政协委员李江建议,政府应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民生考核的重要指标,全力抓好落实,形成规范长效的养老服务监管机制。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