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项措施保障特困地区儿童权益
12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实施方案》出台,未来我省将从新生儿出生健康、儿童营养改善、儿童医疗卫生保健、儿童教育保障、特殊困难儿童教育和关爱5方面,切实保障包括阳高县在内的21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儿童生存和发展权益。
我省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1个县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五台县、繁峙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兴县、岚县、临县、石楼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
未来这21个县的农村儿童将得到更多政府关爱。包括:政府为6-24个月儿童免费发放婴幼儿辅食营养包,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预防缺铁性贫血和生长迟缓等问题。因地制宜新建或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伙房或食堂等设施,推行以食堂供餐为主的学校供餐模式。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和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和转介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基本标准进行体检,所需费用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寄宿制学校或者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要设立卫生室(保健室),配备人员器材。
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方面,我省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多种形式扩大贫困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化解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2018年前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制定我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具体办法,统筹乡村教师队伍管理、工资待遇、聘任、培养培训等工作,努力解决贫困地区合格教师缺乏问题。根据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
在特殊困难儿童教育和关爱方面,2020年以前,我省将逐步将重残、重病等困境儿童优先纳入儿童福利保障范围,适时扩大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吸毒家庭子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群体。全面落实为孤儿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的政策,探索建立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重病儿童医疗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0-6岁残疾儿童免费提供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
在30万人口以上的县建设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16年不低于6000元,有条件的县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残疾学生实行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记者 要维维 实习生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