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妥善解决乡镇老农机人员历史遗留问题
2015年夏县农机局从“细”入手、“严”字当头、“实”字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了乡镇(公社)537名老农机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对解决乡镇(公社)老农机人员遗留问题十分重视,成立了以副县长王继瑞为组长,人社、财政、农机等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夏县妥善解决乡镇(公社)老农机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农机局局长高天赐兼任,县农机、人社、财政有关部门抽调相关人员,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该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解决老农机人员的遗留问题,参考兄弟县(市)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了《夏县妥善解决乡镇(公社)老农机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流程和时间表,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二是摸清底子,严格审核。以乡(镇)为单位,工作组深入农村,对本区域上世纪60—80年代从事乡镇(公社)农机站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由于时间长、人员变动大,工作组从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调取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核实。工作人员先后三次深入到全县11个乡(镇),在有关乡(镇)的支持与配合下,对申报的老农机人员进行初审、复核。审核过程由老农机人员共同回忆农机站历史沿革,以车定人,并提供老照片、驾驶证、工资单等原始证件证明身份,再由5—7人证明工作时间,严格审核,层层把关,确定其身份和工龄,在此基础上,县工作组成员、乡(镇)长、纪检书记、分管副职和农机管理员分别在复审表上签名盖章,做到细中有细,不重不漏。
三是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初审、复核完毕,以乡(镇)为单位,对老农机人员身份、工龄等基本情况在乡镇所在地和各村进行公示。县政府在县电视台、《夏县人》报、夏县农廉网等新闻媒体及县城醒目位置对老农机人员复审情况进行公示。县农机局、县纪委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严肃工作纪律,树立良好形象。在落实老农机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中,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热情接待来电来访人员,没有借机收费,没有刁难群众,坚决顶住说情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五是及时兑付补助资金。经过近一年时间认真工作,共落实符合条件的老农机人员537人,发放2015年度补助资金89.45万元。老农机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