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整合民营培训机构资源   基层群文培训也要专业化

23.04.2015  19:34

  “首先要让肌肉收紧,手从身体的两侧上升,指尖使劲向远端延伸,靠气息把手臂带动。吐气、吸气……”日前,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舞之韵舞蹈教研室的专业排练厅里,不少阿姨第一次穿上专业舞鞋,跟着专业教练开始接受广场舞系统训练。

  舞之韵舞蹈教研室是一家民营舞蹈培训机构,教师均为舞蹈科班出身,无论是在古典舞、民族舞等舞蹈培训方面,还是在舞蹈编排方面均有一定的口碑。这两天在其大厅入口处新挂上的“新城区文化馆群众舞蹈教学基地”牌匾特别醒目,因为时不时有人在此合影,这些合影者是来自新城区9个街道88个社区文化站的舞蹈骨干及新城区群众文化艺术协会的代表,他们正在此享受免费的专业培训。

  看着近百人的队伍同时在排练厅里受训,新城区文化馆馆长王雅萍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这不但弥补了我们文化馆场地的不足,而且解决了师资问题。”王雅萍表示,广场舞培训往往人数多、用地面积大,之前只能在广场上“开讲”,但受外界干扰严重、影响培训效果,如今与辖区内的舞之韵舞蹈教研室携手,这一期的培训,他们对文化馆完全免费,还达成了为文化馆提供舞蹈编排、创作支持等长期合作意向。

  “跳也跳了,动作也到位了,但怎么就是不美?”相信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广场舞爱好者及文化馆站的舞蹈专干。对此,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专业、现为陕西省职工舞蹈家协会理事的原铭月向记者表示,不少人在动作、舞姿训练上缺乏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只是依样划大形,让舞蹈丢了神。“请大家记住知识点,而不仅仅是记动作。”在教授的过程中,原铭月不时这样提醒学员,同时也感受到了基层舞蹈专干和爱好者接受系统培训的热情。“我跳广场舞已经一二十年了,但接受这样的专业化培训还是第一次。”来自西安太华路街道陕棉十一厂社区的王惠芳表示,自己学好了,领会了,才能带着姐妹们跳得更好。

  这只是陕西省今年“三级合力”培训网络建设的一小部分。“业务能力决定服务能力。”陕西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覃彬说。在陕西,省市县(区)“三级合力”的培训网络正在建立,就是要为基层输送合格的群文活动的带头人。陕西省艺术馆馆长助理、社会文化培训部主任王茵表示,“三级合力”  即:省艺术馆、省图书馆负责对基层文化干部进行精英式、提高式、示范式培训,引导带动市县级培训;市级文化单位负责选拔市级及以下基层文化人才,对基层队伍加强普及性、提高性培训;县级文化单位面向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站站长和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等,进行普及性、基础性培训,而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培训。

  以陕西省艺术馆培训部为例,去年全年,围绕2014年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参赛作品申报工作,共举办全省群文音乐合唱编创培训班、全省群文舞蹈广场舞编创培训班、全省群文戏剧曲艺作品改稿会的作品提高班等8期,培训学员552人。但仅仅凭借省艺术馆及省图书馆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基层文化馆做好基层性培训。“虽然因为用人机制等现实原因,基层文化馆站文艺专业人才缺口大、流动性大、‘专人不专干’等问题突出,造成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效果欠佳,但县级文化单位的基础性培训不应缺失,应当切实面对需求想办法。”覃彬表示,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国家支持力度很大,基层文化单位不应再拿没钱当借口。

  王茵向记者介绍,今年针对全省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类示范性培训班已经陆续开班,并要求做好培训效果反馈,学员在省艺术馆、省图书馆的食宿和培训费用由省文化厅负责。在远程培训方面,根据陕西省文化厅不久前印发的《2015年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今年,“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将增加接收点,并实现接收点设置重心下移,全省只要符合接收教学点硬件技术指标的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均可提出申请。

  “‘送出去、请进来’是培训的两大样式,同时要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专家的现场讲授和点拨,提高认知水平,提升培训效果。”覃彬表示,陕西省文化厅要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有关培训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基层各类文化队伍的岗位特点和工作需求,分门别类地开展当地基础性培训工作。(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