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国家政策东风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10.09.2015  17:18


  改革开放以来,朔州一直以煤电兴起,是一座标准的工业化城市。殊不知,她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今天的朔州,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两大任务”的统领下,走向文化产业发展的繁荣。

  2013年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政策刚刚出台,在“右玉精神”发源地——朔州市,已经积极响应并付诸于具体实施中。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陆续落成。朔州市委、市政府为了节约开支,在召开大会时经常将会议室安排在博物馆。有人赞言:宽敞明亮,风清气正。

  朔州市委书记王安庞讲道:“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核心是创造。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当代创造更多的文化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好的文化活动和服务的设施场所,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文化所带来的成果。

  按照国家文化部提出的标准,要求各地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初步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013年11月27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朔州示范区正式启动。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海渊表示:“过去一年多时间,我们文化系统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各司其职,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付出了很多。直到今年8月,这项工作提前四个月完成,大家都非常高兴。

  朔州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局长郭文新对记者说,“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市委王书记和市政府李市长多次检点、督查,下乡调研解决问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英魁经常深入六县区调研,就相关具体问题协助我们拿出解决方案。

  “经济现状不容乐观,然而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动摇。”朔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英魁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发扬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又快又好早日建设完成,朔州市及区、县政府重点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保障,市级财政安排了1283万元用于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同时落实了各项重点活动所需资金。

  据了解,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朔州就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在朔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采取了有力措施,市、县、乡全面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取得可喜的成绩。(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