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名中外记者聚焦山西代表团开放日
3月6日下午,山西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图为会议会场。山西日报记者李联军 摄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王儒林回答记者提问。山西日报记者李联军摄
全国人大代表、省长李小鹏回答记者提问。山西日报记者李联军摄
3月6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本次审议对境内外媒体开放,63家媒体的135名中外记者现场旁听审议。下午3时50分许,审议结束,代表集体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想请问王书记,过去一年山西反腐正风力度很大,但是,山西过去一年同样持续增大的还有经济下行压力。在您看来,山西经济下行和反腐败是怎样的关系?目前,社会对为官不为的议论很多,山西查处的很多,是否也是导致干部不想作为的原因?
王儒林: 山西经济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于腐败和经济的关系,可以说,腐败是严重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我可以举不同类型的事例说明,腐败对山西经济是怎样发挥破坏作用的。比如,去年我们查处的一个省金融机构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在给企业贷款的时候,除要求企业正常付息之外,还要以2%的顾问费形式支付给他控制的公司。这位董事长还以银行的名义,发起成立了基金会和飞行俱乐部,挪用基金会和俱乐部资金到自己公司使用,非法获利。他还组织了12家企业各出资3420万元,花了3亿9千万,从国外购买公务机方便自己使用。这位董事长生活很奢靡,长期饮用从韩国空运的牛奶。表面上,是国有金融机构的董事长,实际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这种腐败越多,发展的成本就越高,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去企业成本,更要去腐败成本。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查处的一个厅长,有一个素不相识的老板找他办事,他犹豫,老板从他桌子上拿了一张纸,写了“给你3000万敢不敢”,他看了看,老板马上塞到自己嘴里,咽下去了。他认为此人可靠,事情办了,钱也如数收到。这样下去,扭曲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样下去,干部倒下去了,企业不是最优秀的能拿到资源,而是最能送钱的能拿到资源。在激烈竞争中,这样的企业也会垮下去。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查处的一个副市长,私欲膨胀,胆大妄为,在北京看中了一套1420万元的别墅,让老板专程到北京付款买下,他在海南游玩的时候看中了一套房产,就让陪同他在海南游玩的老板当即出钱给买下了。还有一户企业投资兴办煤矿,原来计划两年半建成,这位副市长向企业要干股钱,企业老板拖着没给,副市长就百般刁难,8年没有建成,老板一看没有希望,无奈想把正在建设的煤矿转出去。副市长说,你不给干股钱,自己想干干不成,想转也转不出去。结果老板给了他上亿元,才把煤矿转出去,我联想,山西119个县市区,去年财政收入最少的3300万,排在后9位的,9个县都是贫困县,山西国定贫困县36个,省定22个,9个贫困县的财政收入加在一起6.07亿,这位副市长贪腐的金额,现在查实的6.44亿,超过了9个贫困县去年一年财政收入,这种腐败不仅严重破坏经济发展,而且直接败坏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如果这么发展下去,经济搞不好、上不去,而且还将民不聊生,党将不党,国将不国。
至于反腐败和为官不为,不是因果关系,恰恰相反,我们山西的实践证明,反腐败净化政治生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有利于清除害群之马、驱逐劣币,有利于把良币找回来,把好干部用起来,有利于我们惩恶扬善,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为党和人民工作的积极性。刚才吴政隆讲到的太原城中村改造就是有力证明,正因为省市严正查处了城中村腐败问题,调动了各级干部的积极性,而且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所以才取得了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发展必须廉洁,廉洁促进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请问王书记,山西之前发生塌方式腐败问题,不知道这一年来您觉得山西反腐败力度够不够?措施有没有到位?还有没有空白地方?
王儒林: 治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交给新的山西省委领导班子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省人民的期盼。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不论有什么风险、有多少挑战,我们都义无反顾、铁腕反腐。一年多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纪委对山西工作的指示要求,始终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时刻瞪大眼睛,老虎苍蝇都不放过。2014年9月到今年1月,在这17个月里,我们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8668起、处分31164人,这其中结案处理和正立案查处的厅局级干部129人,移送司法机关34人;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查处的县处级干部1565人,移送司法机关157人。可以说,通过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形成和保持了三个高压态势,解决不敢腐的问题收到了明显成效。
你问到,山西反腐败有没有空白?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也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在调研当中发现曾一度存在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还有中间波澜不惊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反腐败力度逐级递减。我们采取牵牛鼻子的办法,对各级党委、纪委压实两个责任,特别是对不履行两个责任的严肃问责。去年,全省对1520名落实两个责任不利的干部进行追责,其中83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我们还加大了巡视工作的力度,去年在完成常规巡视的同时,实现对县市、国有骨干企业、金融企业、高校4个板块的全覆盖。我们还在全省深入开展以解决群众举报乡村干部腐败为切入点的专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全省一共查处农村干部15612人,这其中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8653人。可以说,遏制了蝇贪成群其害如虎的事态。反腐败直接惠及了人民群众。全省零容忍、全覆盖、大力度的坚决反腐取得显著成效,去年中纪委收到山西省的信访举报量明显下降,我们省比全国平均增幅低34.1%,其中重复举报57.3%。山西反腐败的实践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反腐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健康。山西反腐败取得重大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反腐败压倒性的态势正在形成。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王书记,当前反腐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社会上关注一些山西官员主动找到组织交待问题,那这些问题干部交待了问题之后是不是就没事了?有人说,山西发生了严重腐败问题,中央不信任山西干部。您对这些问题都是怎么看的?谢谢。
王儒林: 当前,山西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三个高压态势”,以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以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对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的,对问题线索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对在重要岗位将来有可能提拔重用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
对于减存量和遏增量,我感到减存量难度更大、更棘手,任务更艰巨。刚才说到,在17个月里,我们立案28000多件,处分31000多人,主要是存量。去年11月,我在约谈市委书记和市纪委书记时,也分析过。从省委巡视5个市、44个县、11个高校,加上前两轮的巡视情况看,发现的问题线索93.04%是2014年9月之前的问题,主要是十八大之前的问题。也就是说,发生在新的省委领导班子高压反腐之前。那么为了减少腐败存量,我们在全省开展腐败问题线索大起底,力求把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的底子清出来,而且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有贪必肃、除恶务尽。
我们还坚持拔烂树、正歪树、治病树,就是坚持依法办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宽严相济。按照党的一贯政策,我们注意把有问题、主动找组织交待说清楚的,和不相信组织、甚至对抗组织调查的严格区分开。我们注意把握六个区别对待。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已经有1156名同志主动找组织交待问题、说清情况,积极退钱退物。这是个好现象。对能挽救的同志,还是要尽量挽救,不要让他们在犯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不要让他们在违纪违法的泥潭当中越陷越深。
对主动讲问题的这些同志,我们认真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现在从总体上看,主动找组织交待问题、说问题的这些同志,是认理、认账、认责、认罚、认改、认干的。
您还问到,现在对山西干部的一些议论。实事求是说,我也听到一些说法。包括有的说山西干部被打入另册了,甚至有的说山西干部十年翻不了身等等。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山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决保持一致,听党话,跟党走。中央对山西广大干部在政治上充分信任、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特别是在深入反腐、净化政治生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重构良好政治生态的前提下,我相信山西会不断地涌现出更好的、更多的优秀干部。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请省长回答,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山西经济特别困难,2015年GDP排名全国倒数第二,有人说山西很多县发不了工资,属实吗?您怎么看待这个数字?财力吃紧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民生任务完成?
李小鹏: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根本。经济下行压力大对保障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是山西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困难体现在财政收入下降明显,给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但是,在中央支持下,在全省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2015年,全省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到2900多亿元,同比增长12.3%;财政支出增量中的94%用于民生相关事业,有力地保障了民生。另外,我们各个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得到保证,调资的政策也得到了兑现落实。大家都知道,企业也非常困难,有些企业也出现了延缓发工资的问题,出现了欠缴社保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保增长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高度重视企业,高度重视维护职工的权益,保障最低工资收入。
2016年,财政形势依然严峻,这对我们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还要加倍努力,做好这“三保”工作。经济越困难,下行压力越大,我们越是要保证好民生。实事求是地讲,“十二五”的后三年,是我们经济运行最困难的时期,我简要说几个方面:一个是在主导产业方面,煤炭价格已经连续55个月下降,比历史最高点2011年的5月下降了接近60%,对煤炭企业、对经济的打击很大。煤炭产业下降也导致了其他相关主导产业下降,像焦炭、冶金、电力增速明显回落,甚至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这也使得整个工业增长疲软。二是表现在总需求上,煤炭产业的下降使相关的投资、消费、进出口下降,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三是反映在财税上,各级财政都出现了困难。在金融方面,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突出。当然还有,经济下行使得企业的运行产生困难。在这样的困难下,我们没有被困难压倒,在党中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山西人民在困难中奋力前行,帮扶企业出实招,去年先后出台了工业60条、工业稳增长19条,全年为企业减负500多亿元。我们问题导向促改革,比如说,在煤炭管理革命上,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针对煤炭交易当中的不透明问题,我们出台了资源出让转让新的管理办法,公开透明,市场化运作。我们目标导向抓倒逼,去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分解下达指标,采取周报告、月调度的办法,推动大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在年初增长8.4%的基础上,全年实现了增长14.8%,投资的增长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且对长远调整结构带来信心。我们突出重点攻难点,去年全省召开科技创新、金融振兴、民营经济三个大会,推动这三个方面积极向前发展。总的来说,2015年的工作虽然有困难,但是稳中有进,稳的态势得到巩固,进的趋向更加有力。
就拿3.1%来说,这个数字在全国排倒数第二,是比较低的,但是这个3.1%是从一季度的2.5%到二季度的2.7%、三季度的2.8%增长到全年3.1%,来之不易。尽管这个增长速度还不高,尽管增长的加速度也很小,但是足以让我们看出努力的成果;尽管成果还很微弱,但是让我们看到了前行的曙光;尽管这个曙光才刚刚透亮,但是我们充满信心。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简要说说“十二五”。“十二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第一是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第二,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非煤产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已经超过了80%。第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这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指引,靠的是全省上下的奋斗,靠的是社会各级大力支持。下一步经济这么困难怎么办,“十三五”期间我们首先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特别是要在新常态下,不仅是速度,而且要高度重视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第二,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做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以及廉洁和安全发展。
我们“十三五”发展要做到“一二三”,一是要咬定一个目标不放松,要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特别是要让农村地区、农村贫困地区和全省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要做好两篇大文章,一篇是煤的大文章,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另一篇是做好非煤的大文章,推进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方式转变,做强、做优、做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开放,我们就是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
凤凰卫视记者: 王书记,您讲了很多反腐,我们现在很关注是否有人可用的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干部作为的问题。去年您在这个场合提到山西省管干部空缺300多人,选人用人是个棘手的问题。现在这300个空缺是否补上,棘手的问题是否解决?
王儒林: 去年这个时候,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省管干部确实空缺300多人,新的省委班子面对这个问题,没有急于选人用人,而是从清理两支队伍着手,整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支是组织干部队伍,一支是纪检干部队伍。在中纪委和中组部的总体安排下,结合我们山西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清理门户,解决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问题。去年全省组织系统排查处理问题干部305人,全省纪检系统排查处理问题干部534人。在整顿这两支队伍同时,我们坚持先立规矩后选人,先后出台6个文件,主要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干部选任工作当中的一些敏感环节、模糊地带都做了明确规定。我们还在全省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而且我们不搞政治运动,不搞人人过关。主要采取六查的办法来甄别识别干部,对7万多名干部进行甄别,核查处理有问题的干部5122人。同时我们对虽然没有违纪违法,但是为官不为这样类型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干部,该免的免、该降的降,我们一共调整退出860人。省委还立下一条铁律,凡是没有经过六查的干部一律不动,动议之后不论在哪个环节,哪个阶段发现问题的,都放下先查清问题。我们还在全省深入核查干部个人报告事项,一共抽查12000多人,发现其中不如实报告的2499人,采取了取消任用资格和党政纪处分。我们还实行六个全程,强调在干部的选用过程中全程留痕、全程署名。为了更好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我们还注意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比如说把原来规定的干部任用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延长了1倍,对群众举报的不论署名、匿名,坚持有举报必查。对没有问题的、已经查清的还干部清白,大胆提拔使用。到现在省委讨论任免干部828人次,提拔266人。目前还没有发现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买官卖官,可以说初步实现选人用人风清气正。选一个人就是树起了一面旗帜,总书记说选人用人是风向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措施,进一步把这个工作做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党中央曾经提出反腐败要标本兼治。您到山西工作后,提出了“六权治本”。这一年多来,六权治本是否管住了权力的任性,是否能从根本上阻止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
王儒林: 高压反腐治标,可以说为治本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空间,创造了条件。我们在治标的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要求,探索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在治本上下功夫。
六权治本,就是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好比给有权力的领导干部带上紧箍咒,他想搞腐败就搞不成。比如:低保问题是群众切身利益和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的问题。按照六权治本的办法,改变了过去的情况。而是实行个人申报,村“两委”讨论,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乡里入户调查,报县民政部门批准。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张榜公示。这样,想用权力搞点名堂就不容易了。比如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2014年,拿低保的是893人,采取了刚才说的办法,把其中151名不符合条件的该退出的退出去,同时,把全镇符合条件的207人该进来的进来了。现在全镇一共是949人享受低保政策,做到了应保尽保。
再比如,城中村改造商铺配给,太原市万柏林区下元社区,采取的办法是建立三轮抓阄、公证处公证、匿名竞拍的制度,把他们城中村改造之后的59个商铺、2339户房子配置到群众手中。老百姓说,这个办法我们百姓也可以和干部竞争一下商铺的好段了。到现在,这种分配的办法,老百姓没有投诉的,十分满意。
实施六权治本,各地还搞了三清单、两张图、两平台等等,干部会操作,群众看得懂。实践证明,按照这样的办法,如果坚持落实到位,是可以建立起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解决制度治权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今年经济困境,山西是否会把重点放到经济上,王儒林书记能不能谈一下“去产能”?
王儒林:从去年9月以来,山西新的省委班子始终坚持“两手抓”,省委提出的“五句话”要求,“六大发展”,做好煤和非煤炭两篇大文章,煤炭“六型转变”,非煤发展七大产业,提出的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两手抓”。刚才你的问题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这个问题的陶瓷壶,意义重要、切中要害。从山西实际看,经济困局主要病根是在供给侧,当然有需求侧的问题,但是病根是在供给侧,要害是结构性的,产业结构一煤独大,要素结构过多地依赖资源型的投入等等,不适应市场结构需求变化。
山西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怎么办,我们首先还是要盯住煤炭彻底改革,挖煤、卖煤、烧煤的老套子,扩大有效供给,强化优质供给,创造新的供给。用习近平总书记新的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来看山西今天的煤炭问题,怎么提供清洁的煤炭产品,怎么解决煤炭的供给问题。我想说,我们要着力“三个抓好”:第一,就是着力抓好煤炭的清洁化、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归根结底,办法要靠创新,这个比如传统的煤转化成油,我们就要走发展高端产品的路子,像煤制高端燃油、煤制高端润滑油、煤制高端溶剂油,价格高、市场潜力大。不但是油品,我们还可以生产系列高端的蜡产品,煤基的比石油基的更有优势,我们就是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办法对企业全力支持做大做强。二是要着力抓好煤炭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煤炭可以说浑身都是宝,比如说煤炭里面含锂,经过测算,它的潜在价值量,相当于煤炭自身的价值。而且煤中不仅是锂,还有镓等等,可以实现工业化开采利用的宝贵资源。而且山西的煤炭还发现了煤珀,都是有机树脂形成的化石,实际是难得的宝石,有关机关预测潜在价值量过煤炭资源,所以,我们要咬住煤炭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目标不放,力求在科技创新上实现突破,煤中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大。
第三,着力抓好煤替代石油基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比如说,甲醇就是车用很好的替代燃料,各方面数据资料证明甲醇作为汽车燃料节能环保减排经济效益也好。尤其是我国基本国情是缺油少气,但是煤多,我国必须解决石油替代问题,煤炭将是最好的替代石油资源的选择,这件事情做好了,对我国资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总之,山西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革命兴煤的新路子,解决我们煤炭供给侧的问题。煤炭表面看是很黑,实际是干净的、是绿色的,煤炭也是宝贵的,我们要全面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实际煤炭也是高尚的,燃烧了自己,温暖和照亮了别人。希望媒体的朋友多一些给给它正名、恢复名誉,我们共同努力,把煤炭资源开发爱保护利用好。我们重新认识了煤炭就等于重新认识了山西,我们山西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之日,也可以说,就是我们山西彻底改变形象之时。
新华社记者: 请问李省长,今年1月份李克强总理在山西调研时提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山西计划怎样落实?如何走出煤炭困境?
李小鹏:说到山西离不开煤炭,说到煤炭就绕不开当前这个困境。对煤炭的困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1月4、5日,李克强总理亲临山西,重点对煤炭和钢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进行了调研,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重要的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现在山西正在按照国家的部署,抓紧制定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的方案细则,经过批准以后实施。
煤炭的困境早就见诸媒体。媒体做了很多分析,也有学者专家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分析都有道理。我在这里想讲的是,山西作为传统煤炭基地,比别的煤炭产地,比其他煤炭企业有着更多历史遗留问题,企业负担沉重,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更加严重。这些,刚才张有喜代表在他的发言中讲到了一部分,我看煤炭困境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来简单描述一下:
首先是从行业层面看,两降一升。产量和销量在下降,价格在下降,库存在上升。去年全省销售煤炭8.16亿吨,比上一年度下降2%左右;价格下降,刚才已做过描述,不再重复;大家需要记住的是已经连续55个月价格下降,综合售价比最高点已经跌去了60%;全行业库存5067万吨,比年初增长44.6%,与2011年底增长3倍。
二是从企业层面看,可以概括为两升一降。企业应收账款上升,企业负债率上升,但是企业的效益严重下降。以我们省属五大煤炭集团为例,应收账款达678.2亿元,比年初增长35.4%,是2011年的2.4倍;负债率五大集团2015年达81.79%,负债率高企;效益下滑,全省煤炭企业全年亏损94.25亿元,同比增亏减利108.29亿元。
三是从民生的角度看,煤炭企业出现工资发放延期、欠缴社保、工资情况。我省一个煤炭大集团,2015年延期发放工资3亿多元,涉及2万多职工。产生的原因,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都有分析,我不是专家,大家也不是学生,今天时间有限,就不铺开讲原因。我想给大家简要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三大原因,一大影响。首先供需矛盾突出是基础,供大于求是产生的基础问题;第二管理不适应是关键,无论政府的管理还是行业、煤炭企业的管理不适应现代煤炭发展的需要;第三清洁高效安全利用才是根本,什么时候煤炭能清洁利用,煤炭才能真正走出困境。除此之外,有一个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对煤炭困境也有重大影响。
关键是怎么办?刚才王书记说的我都很赞成,我想补充的是,我们要贯彻中央的要求,远近结合,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从长远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总要求,推进煤炭革命。推动煤炭的消费革命、供给革命、管理革命、科技革命,扩大煤炭的开放合作。近期看,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着力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有几个要点:第一是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优质新产能。首先是“五个一批”化解过剩产能,淘汰一批、重组一批、退出一批、核减一批、延缓一批。还要贯彻中央政策,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发展新动能,大力开发新产业,主动开发新岗位,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妥善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除了化解过剩产能之外,还要暂停新批资源,暂停新批项目。还有大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供给能力。煤炭作为能源和燃料,还有一个高效清洁供应问题,煤炭作为煤基材料,有一个延伸产业链,也要清洁高效。另外煤的伴生资源也需要清洁高效利用。第二是推动煤炭管理革命,提升管理水平。有好多内容需要强调:一是探索价格形成和价格自律机制;探索煤炭现代化交易方式、储备机制等;继续执行好减负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对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的减负政策。第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煤炭国企改革。在我省煤炭企业众多,在这当中国有煤炭企业占的比例大,推动煤企改革重点推动煤炭国企改革,一个推动煤炭国企的结构性重组,推动煤炭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推动煤炭国企内部改革,让国企做优做强、更优更强更大。第四是推动煤炭科技创新,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刚才书记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几个方面,我也讲到几个方面,靠什么实现?要靠科技创新。要实施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加快煤炭科技攻关,加快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第五以煤会友,推动煤炭合作共赢。世界上还有很多产煤国家,产煤省州,我们要和他们加强联系,共同和他们探讨,在全球共同推动煤的清洁利用。还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还要按照“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的宗旨,办好太原低碳论坛。总之,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攻坚战。远近结合,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长期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
香港大公报记者: 山西是国家确定的第一个资源型经济综改试验区,我们也看到些报道,这几年来,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原因是什么?除了改革,也问一下开放。现在有一些港商、外商,觉得去山西投资是不是安全?您觉得山西在打造开放环境方面有哪些考虑?
李小鹏: 谢谢你的问题。转型综改区全称叫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转型综改试验区凝聚着党中央对山西的关怀和支持,也凝聚着山西人民的热切期盼,这是建国以来,中央给山西的最大的综合性政策支持。应该说,在全国众多转型综改区当中,这是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山西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进行转型综改,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没有现成经验,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借鉴,不断前行。
从2012年获批,从2013年至2015年这三年间,山西的转型综改区建设成绩不小。
第一,我们明确了推动转型综改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制定了一个三年实施方案,把这个三年实施方案分解到每个年度提出行动计划,然后把行动计划分解下达。
第二,我们明确了四大部分推动内容:第一部分是重大改革,第二部分是重大事项,第三部分是重大项目,第四部分是重大课题。按照这四个方向,根据问题导向,根据转型综改区的要求、目标和任务,分解出若干任务,下达给地区部门,大家奋力拼搏。
这三年来转型综改区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来举几个例子:
一是在煤炭管理方面。先是推进了煤炭清费立税,清理各种收费,按照国家要求设立资源税,在这个基础上,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又进一步改革。然后,我们推进煤炭公路运销体制改革。记者朋友过去来到山西都知道,关卡林立,在高速路入口旁边都有一个煤炭的关卡,一共有1487个关卡,前年底去年初全部都取消了。相应的,过去政府有关收费的授权、票据的授权全部取消。接着,推动煤炭行政审批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三分之一,行政审批时间大约缩短一半以上。去年,我们又推动煤炭资源出让转让管理办法。过去出让转让资源更多的不是依靠市场,而且不公开透明。现在的管理办法市场化解决,公开透明。做了这些工作,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向前推进了几大步。
二是国企改革方面。这几年,我们先是推动高速公路公司投资和债务重组,推动了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重组,去年还推动了地方金融企业的重组,组建了金融控股公司。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把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像上市企业对股民公布信息一样向全社会公布信息,去年已经开始执行,见到初步效果,下一步要更好地推进,这就使得我们在打造阳光国企方面迈出坚实步伐。这些都是我们取得成效的例子。改革取得的成效不能仅凭嘴说,还要看实际的推动作用:转型综改区建设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前面讲到了,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在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生态环保取得新成效。这几年,我们在推进经济建设同时,生态环保也大力度推进。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3年下降15.7%,细颗粒物浓度累计下降27.3%。我们在全省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的排放要达到燃气电厂排放标准,燃煤电厂和燃气电厂一样干净,去年改造了1566万千瓦,见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年我们还植树造林、营林4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也在不断提高,生态修复工程逐渐见效,地下水位逐渐上升。这些既是转型综改区的本意,也是转型综改区带来的成效。
当然,在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同志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地区推动不够有力,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还有较大差别、还不平衡,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还有待推进。对这些我们都要高度重视。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我们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最近,省委刚刚批准了“十三五”时期全省转型综改实施方案,我们简称为“8822”,即80个重大改革、80个重大事项、200个重大项目、20个重大课题。这些改革重点围绕煤炭革命、电力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等。我们把这些已经分解到各个年度,2016年工作计划已经出台,叫做“2455”,即:20个重大改革、40个重大事项、50个重大项目和5个重大课题。未来,我们还要抓紧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转型综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敢于啃硬骨头,盯住抓、反复抓,把转型综改区建设抓出门道、抓出成效。
刚才的问题当中还有关于开放的。开放对于山西至关重要,山西下一步发展,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开放,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开放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各级各部门在开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大批项目、一大批投资者进入到山西,特别是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管理,对推动山西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当然,我们在思想解放、工作方法、管理质量方面,特别是在开放的环境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加倍努力。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项目落地工作,更重要的是为项目排忧解难。比如:在省政府我们建立了“3个24小时”制度,重大项目出现问题,24小时要让主管领导知道,24小时交到分管部门、主办部门拿出实施意见,24小时要回复到投资者。这“3个24小时”制度在省级实施以来,取得了重大效果,一批重大项目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受到好评。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在地级市和各个县推广,使其制度化,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和效果。
“3个24小时”仅仅是扩大开放、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具体措施,还有许多新的招数、新的办法,有的已经实施,有的还在探索,下一步我们努力工作,创造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好环境。
投资者到山西投资,只要依法合规,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书记您好,您一直在大力推行山西省的文化建设,请问,文化建设对于解决山西省腐败问题,以及解决经济下行压力能否起到一定作用?
王儒林: 说到山西文化,我感到很高兴,我到山西以后比较注意学习了解山西历史文化深厚的底蕴,力求多一些历史文化的思考。我到山西以来,对来山西的客人、外宾介绍山西省情的时候,说的比较多的是五句话,就是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贡献突出。
说山西历史悠久,我感觉突出的是“三个一”:一是一缕曙光,这就是1994年中美联合考察,在山西垣曲发现了世纪曙猿化石,它的科学含义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化石测定时间是4000万年以前,意义在于否定了人类非洲起源说。这样,把人类起源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万年。二是一堆圣火,这是国务院命名的运城的西侯度文化遗址,专家考古在这里发现了人类180万年前用火烧兽骨的文物,这就把我们人类用火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第三个一是一座都城,这就是去年的6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我们临汾陶寺经过近40年发掘的成果,陶寺文化遗址实际是一座都城,这座都城的规模很大,28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4个紫禁城的面积,陶寺的古都城有城墙、有宫殿、有贵族区、有平民区、有手工业区等等,出土了大量的十分宝贵的文物,包括朱书文字。我们都知道,在这之前,我国最早的是殷墟文化遗址,它是商代后期的。我们的陶寺文化遗址比殷墟文化遗址,甚至比整个商朝都早了700多年,陶寺文化遗址也比我们国家商朝之前的夏朝还早了300多年。现在著名的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研究考证,初步认定陶寺文化遗址就是尧都,出土的这些和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尧时代是高度吻合。陶寺如果是尧都的话,尤其是发现文字的历史,把我国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500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一个最新的重要的支点和基石。尧之后是舜和禹,之后是夏商周,夏商周在我们山西都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到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封唐,他儿子燮父改国号为晋,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晋国延续了640年,其中150年称霸中原,晋之后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到宋辽金,一直到元明清,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山西的历史文化依然是波澜壮阔。
现在如果大家到山西看看,有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我们山西的山水太行山、吕梁山、历山、芦芽山、王莽岭、北岳恒山等等,我们山西的盐湖、圣天湖、娘娘滩、老牛湾、汾河、桑干河、壶口瀑布、黄河风情等等,有山有水就有关口,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杀虎口、黄崖洞,等等。刚才说的历史古建筑、古迹,不仅是在尧之前炎帝陵、舜帝陵、禹王城,说到城,我们山西的长城是著名的,是非常有特点的,特别是关公故里、晋祠、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大槐树、鹳雀楼等等。说到佛教文化,佛光寺、南禅寺、华严寺、广胜寺、普救寺,包括道教的永乐宫等等,我们山西这些文化方面的资源是独特的,所以说,5000年的中国历史看山西当之无愧。所以我说,包括4000万年前、180万年前看山西。我们山西幅员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62%,但是我国元代以前现存的木构古建筑的75%在山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刚才您说到文化对当前反腐、从严治党的作用,我们正在大力弘扬我们山西源远流长的法制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包括刚才说的丰富的历史资源,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解决“不敢、不能、不想腐”的问题,都将发挥重要的历史文化的特殊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努力地把山西的文化旅游作为非煤产业的首位产业,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动,努力地把它发展好。我们有关部门计算,如果海外一名游客来我们山西平均消费360美金,相当于山西出口一吨半优质焦煤,如果一个国内的客人到山西消费960元,相当于出省两吨动力煤,现在不止两吨,而且是纯绿色没有污染的。山西的历史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而且很有特色,是一个宝藏,和煤炭不一样,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越是深耕细挖就越有价值,所以山西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潜力是巨大的。我非常欢迎媒体朋友对我们山西进行监督,但是更希望媒体朋友给我们山西加油,也希望大家多到我们山西来,来休闲、度假、旅游,谢谢各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刚才现场听到三次掌声,看到王书记笑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李省长,有人说一煤独大是山西经济困难和转型滞后的病根子,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下一步如何改变一煤独大现状,您有什么高招?
李小鹏:我也笑了,你又回到了煤的问题。这次没关系,是要改变一煤独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我想说,首先一煤独大是历史形成的,了解历史可以知道,山西的煤炭发迹于春秋,兴起于唐宋,做大于明清,成为煤炭基地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是一个历史过程。第二“一煤独大”在历史上做出过贡献。从1949年到现在,大约生产160多亿吨煤炭,其中70%供应全国各地,为工业化、现代化,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也背上了一定的包袱。第三“一煤独大”现在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素的配置是扭曲的,创新的能力是受到抑制的,自身的发展也受到限制,所以一煤独大制约了发展。第四,一煤独大还是现在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刚才讲了,它自己下行,还带动了主导产业下行,带动了工业、总需求下行。另外对社会层面也有影响,所以一煤独大不可持续,那就需要改变。怎么改变?实际上就是前面说到的做好两篇大文章。首先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供应、利用、发展,勘探、开采、销售、运输、储存、利用都要清洁高效,清洁高效的发电、做出化工产品、做出现代化工产品、新材料,另外共生伴生资源也要清洁高效开发,这是煤的方面。非煤的方面,就是要可持续发展,逐渐做大,提高比例,提高贡献率,无论是一、二、三产,还是社会、民生事业,非煤产业都加快发展;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文化、旅游、金融都要加快发展;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非煤产业也都要加快,特别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等七个大的非煤产业,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制定了低碳行动计划,制定了新兴产业三年发展的计划,制定了2025中国制造山西行动纲要等等一系列的计划。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十三五”规划,加强产业布局调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改变“一煤独大”必须持之以恒。调整结构也好,转变方式也好,改变“一煤独大”的状况,很早就有专家学者、有识之士提出,实际上干部群众也在实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思想的转变,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商业运营都要逐步推进,特别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更需要长远努力。这不是说我们不要有紧迫感,相反我们要更紧迫,但同时要有耐力、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久久为功。解决一煤独大,就需要持之以恒。只要我们努力,一煤独大的问题就可以改变。我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三句话,煤炭是绿色的,三晋是多彩的,山西是大有希望的。
农民日报记者: 山西省是太行山、吕梁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的任务非常重。今天一下午也可以听出来,山西省目前经济形势严峻。作为一省之长,您对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有信心吗?如何去实行?
李小鹏: 脱贫责任是书记和我共同的责任。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能够摆脱贫困,这是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富裕的基本体现,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央提出了要求,书记和我在参加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时候,和中央签了军令状,我们必须坚决完成。“十二五”时期,山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220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另外,我们探索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的办法。比如:百企千村项目扶贫、领导联系贫困村、机关干部驻村、给贫困村派第一书记等等一系列措施都行之有效。但是,确实正如你所说,这个话题对我们来说很沉重。山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脱贫致富任务非常繁重。我们有58个贫困县,在全省119个县所占比例达到48.7%,接近一半的县和贫困沾边;建档立卡贫困村有7993个,和全省28226个村一比,占到28.3%,接近30%都是贫困村;现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2万,与全省2410万农村人口一比,9.6%,接近10%。所以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比较高。特别是这232万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差,有些是摆脱贫困之后再度返贫的,有些是贫中之贫,非常困难。
另外,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我们财税收入紧张,就业形势压力也很大,再加上农产品价格有时有点波动,这些因素凑在一起,对我们脱贫攻坚任务提出更高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在全面小康征程中,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村、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户、绝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
在“十三五”期间,我们一是要按照中央的决定制定我们省的实施意见,二是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最后是社会保障兜底。
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省级负总责,加强领导,加强督促;市级负责指导协调推动;县级是第一责任人,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到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还要建立健全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加强考核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大家脱贫致富。对于提前脱贫的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
我们一定要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 陈扬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