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白领变身“农夫” 菜地认养带火休闲农业
每到周末,小店区菜大大农场总是会迎来一批城里的客人,他们为自己认养的菜地松土除草、洒籽浇水,一副职业农民的架式。记者经走访了解到,菜地认养已成为城市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转型,也带火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城市白领变身“农夫”
王晓迪是一名律师,虽然他并不会种地,但听说有农场可以认养菜地,他就订了一块。
“开始我也不知道种什么,主要是现在吃菜感觉不安全,就想自己弄一块自己种。这块地30平方米,我花1500元租一年,不管种什么,这一年的收成都是我的。我觉得除了种菜之外,这也给我们一家三口提供了一个算是周末度假的地方,一举两得挺划算。我们家喜欢吃辣椒,我们就先种了点朝天椒,你看,长了十来天,已经露头了。等我们种菜的水平过关了,就再种一些难种的菜,这一块地起码解决了我们一家的吃菜问题。”
而对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刘丽来说,认养几块菜地还有一些特殊意义。
“我一共要了十块地,因为我们公司有三四十人,他们大多是外地的,吃饭是在小食堂。虽然我们从外面买菜一样能做得十分丰盛,但认地种菜更能实现我们锻炼团队的目标。我现在把他们分成四组,每组承包一块地,有时间就到菜地看看,一来体验一下农民的辛苦,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二来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分享,能把这个团队紧紧地凝聚起来。”
职业农民变身“工人”
对于农民来说,认地的人多了,农民们的工作量减少了,收入却上来了。
“以前地里的收成够自己一家就不错了,基本没有节余,现在我们也是到点上下班,每个月有两千块钱,到日子就发,跟城里人一样。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种地了,主要是帮助主家维护一下,看管一下,人家现在讲究环保,化肥也不上,农药也不洒,种菜收菜都是主家自己来,我们就帮忙递个工具啥的,除了翻地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农活儿。”
而对于农场来说,人来了,钱就随之而来了。“我们是这么想的,租地收个成本就行,关键把其他项目带动起来,比如采摘、养殖、餐饮、烧烤、垂钓等。到目前为至,也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我们的小尾寒羊、乌鸡蛋、大棚蔬菜都比以前有所增加,尤其是乌鸡蛋,基本周末人一来,就卖得没几颗了,所以我们现在采取预订的方式。”菜大大农场的薛总经理说。
对于认养菜地这种新兴农业项目,省农科院的王博士认为,优良的品种和无公害蔬菜都需要市场的检验,这种认养菜地的方式就像以前搞小型试验田一样,经过这一套流程检验后,才能证明你的品种符合不符合消费的需求,是不是市场所需要的。“作为农业工作者,我们将会利用先进的交流工具,把农业知识普及到消费者当中,使他们可以自己种、自己养、自己收,然后自己吃,最后把信息反馈回来,我认为,这样的一个过程更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