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导报:田间地头春浇忙
在汾河灌区二干渠西三支渠,文水县南安镇西韩村村民正在利用汾河水浇灌自家的梨园。
夹马口灌区泉杜扬水站春浇放水。
太原市敦化灌区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机泵和闸门,开闸放水。
时下,正值小麦返青期和果树灌溉芽前水时期,由于去冬今春我省雨雪偏少,目前墒情旱象初露端倪。为积极应对当前旱情对冬小麦和春播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我省各大灌区认真落实省政府“冬季行动”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多措并举开展了保冬小麦、保春耕生产的抗旱保春浇工作,确保今年灌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近日,记者跟随省水利厅组织的“抗旱保春浇”采访活动,走进我省夹马口、禹门口、敦化等灌区,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今春农民春浇用水情况。所到之处,田间地头看到,农民挥锹挖沟,一派忙碌的春灌景象。
率先开机上水,“浇”富一方百姓
“抗旱保春浇”第一站,记者跟随运城市夹马口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夹马口灌区北扩受益区临猗县卓里工贸区寺后村,实地采访该灌区建成以来当地农民的受益情况。“夹马口引黄灌区承担着临猗、永济、万荣三县90.9万亩农田灌溉任务,2月14日在全市就率先开机上水了。这就是从夹马口泉杜泵站提上来的黄河水,以8.5立方米/秒的流量源源不断地为灌区农田普浇第一茬水。目前已累计提水800余万方,完成春浇12万亩。”运城市夹马口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王培道边走边说。
说起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好处,临猗县卓里工贸区寺后村村民贾敏声深有感触:“没有引黄水之前,用的是井水浇地,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浇一亩地需要100元左右,现在用上黄河水灌溉不仅省时、省力,更省钱,浇一亩果园只需20元左右,仅水费一项每亩就能节省80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的6亩苹果按3万斤产量算,除去水费、人工费、套果袋等成本,去年每斤苹果可卖到1.8元,仅苹果一项就可收入5万余元。
据了解,夹马口灌区北扩覆盖区临猗县和万荣县,70%的农民是以种植苹果为主。自2008年北扩工程灌溉条件改善以来,灌区受益范围内的83个行政村20万人口,40.6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得到了充分保障,农民浇地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位于灌区北扩工程下游的罗村,工程建设前,村里15000多亩土地全靠18眼井灌溉,井因出水量小只能保证2900亩土地浇灌,且水价高达1.2元/方,再加上缺水,十年九旱,全村农业收成无法保障,农民收入单薄,全村1/3的村民外出打工,不愿回乡种地。去年,罗村提用黄河水235.8万立方米,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全村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外出打工的农民也愿意返乡回村搞种植了,富裕起来的果农还全部盖起了新房,罗村因水而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据了解,随着灌区的配套建设和省水利厅的水价优惠政策的实施,灌区提水量逐年扩大,农民用黄河水灌溉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到目前,北扩工程累计供水2.6亿方,实灌溉面积已达到27万亩,有效确保了灌区农民的灌溉用水需求。
推行农民用水协会,“管水”效果好
运城市北赵引黄工程是山西最大的提黄灌溉工程,2012年3月正式上水试运行以来,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8.05万亩,万荣、临猗两县16.97万人受益。为了加强灌溉管理工作,去年以来,北赵引黄灌区结合当地实情,推行了以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为主的水利灌溉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尝试实行 “灌溉服务中心——农民用水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万荣县北赵灌区中干五福农民用水协会灌溉科姚科长介绍,为了加强灌溉管理,2014年,北赵灌区共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20个,涉及10个乡镇106个村3.3万户和48万余亩灌溉面积。每个协会都有明确的组织机构、管理范围、职能,并制定了《协会章程》《用水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协会有章可循。根据国家现行的工程管理体制,计量收费以斗口为限,即干、支渠属国家管理;斗口以下按“谁受益、谁维护、谁管理”的原则,由受益村民主推荐成立的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管理,用水协会根据国家管辖范围内各受益村农户的用水需求,先向灌溉服务中心预交部分水费,再由用水协会负责配水到户,待灌溉结束后,用水协会向各户收取水费,与灌溉服务中心进行结算。在灌溉管理中,严格执行配水时间公开、水量公开、水价公开的“三公开”制度,并公布举报电话,确保农民用水及时、放心和满意。
“没有成立协会之前,每到浇水时节,村民们你浇一下,我浇一下,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说,时间也拉的很长。通过协会运转后,平时花费一个星期时间才能浇完的地,如今只需两三天就浇完了。”北赵灌区中干五福农民用水协会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农村的灌渠缺乏有效的管理,损坏情况也十分严重,每年都要筹集资金维修。同时,一到灌溉时节,农户之前经常发生浇水矛盾。
通过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大力宣传国家用水政策,组织农民进行末级渠道自我管理和统终端用水自我服务,在推进“阳光工程”的同时,落实了管护主体和责任,有效地避免了用水纠纷,使用水户“用放心水,交明白钱,”并且人人都成了宣传员,有效杜绝了水利安全事故的发生。据了解,北赵引黄灌区于2月18日全面开机上水,目前已提水360万余方,累计完成春浇5.14万亩次。
各大灌区开闸放水,抗旱保春浇
针对当前出现的春旱,我省各大灌区、水库把保春浇、抗春旱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灌区设施,积极开展春灌工作。
禹门口引黄灌区为确保春浇工作,以“保吃水、保春浇、保春播”为原则,狠抓资料测报和分析,全面开展了渠系清淤清障、维修管护,着力在加强田面工程建设、提高灌水效率和效益上出实招,谋实策,并加强对沿渠村民的安全宣传,利用广播、告示等及时通告过水时间,避免在放水期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已提水1000万余立方米,浇灌农田面积15万亩。
临汾市洪洞县针对当前旱情,积极行动,发挥抗旱服务队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提、拉等各有有效措施,所有机电井、机电灌站全部投入春浇工作。截至目前,霍泉、南垣、汾西、五一等灌区已完成春浇面积12.7万亩,预计到4月10日可完成全县43万亩灌溉工作。
太原市敦化灌区承担着清徐县西谷、王答等4个乡镇36个村庄的10.5万余亩的农业灌溉面积。春浇工作开展以来,该灌区充分利用信息化控制平台系统,科学调度管理,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机泵和闸门,有效实现浇灌用水流量、分水总量和灌区用水情况的精确控制,满足各支渠水量调度。提高了灌区供水效率和各个环节的透明度,搭建了公开、公平、有序的用水市场平台,确保了安全供水。截至目前,该灌区已提水1500余万方,灌溉农田5万亩,预计3月底可全部完成灌溉。
汾河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控制土地面积205.55万亩,灌区跨太原、晋中、吕梁3市11个县(市、区)。开春以来,该灌区早安排,早行动,从组织保障、加强管理、加大宣传、依法管水、抓好安全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抗旱春浇工作,特别是组织春浇治安保卫组,对沿河非法抽水侵占灌溉用水的泵站,进行了制止和打击,有效保障了汾河灌区正常的供水秩序。截至目前,共引水948万立方,完成灌溉面积5.6万亩。( 本报记者 孟志远 通讯员 魏永平)
来源:发展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