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的主角不是大学毕业生
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如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是,笔者认为,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双创”活动好像更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的事情,这种观念需要改变。
有学者认为,从全国的实践中看,创业主体主要有四类,被称为创业“新四军”。首先是留学人员回国自主创业人员;其次是有一技之长、带着成果转化、看准市场需求去创业的科技工作者;其三是大学生选择创业;其四是回乡创业、在打工地创业的农民工自主创业人员。这些铺天盖地的创业企业,总有机会孵化出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好的创意,形成对未来产业、未来创新成果的引领,总有机会培养出下一个马云。
在这四类人中,笔者以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处于相对弱势,他们或者受到盖茨创立微软故事的影响,创业激情在四类人中相对较高,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社会经验,缺少实用技能和资金,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虽然他们思想活跃,说不定会冒出个新的盖茨,但是就总体而言,引导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双创”的主力,有点勉为其难。
创新与创业都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功,相反,成功的可能还是一小部分人,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的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当然,相对于庞大的创业基数,有这样的成功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善莫大焉,何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潮流后,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从“双创”活动的实践来看,有过工作或创业经历的人、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创业风险相对较小,因而他们才应该是“双创”的主体。政府在推进“双创”工作中,积极宣传这些人的成功经验,才可以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笔者认为创新与创业并不意味着都要搞高科技企业,有时候,不过是满足社会未被满足的需求而已,快递业的崛起就是如此。就我省而言,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人员转岗的问题,其中一部分人通过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道路,找到新的工作岗位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比如煤炭行业的职工,多少还有煤炭黄金十年的积蓄,大伙儿筹集一笔资金,投身养老等朝阳行业,是不是也有成功的概率?
为了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拿出了不少真金白银。笔者想在此提醒一下,能享受这份政策红利的,并不仅仅是正在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其他人也应该仔细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