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亦需考虑“度”的问题
02.03.2016 19:41
本文来源: Sxgov.Cn
有这样一条消息,“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共为企业减负900多亿元,其中2015年达到501亿元。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山西省企业负担指数的降幅位居全国第五。
在全省经济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这样的减负行动,必然会受到企业经营者的广泛支持和欢迎,同时也传达出山西各级政府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决心和诚意。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山西省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企业的经营压力依然沉重。在此情况下,很多企业经营者也都想知道,“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还能为企业减多少负?
其实,负担再怎么减,也是一个“轻”与“重”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有”与“无”的问题。那么,企业的负担减到什么程度才算“轻”呢?过去五年山西省共为企业减负900多亿元,这是一个什么程度的减负?今天企业的负担还“重”吗?
众所周知,2014年以来,全国和各省(区、市)都建立了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可以说,这种制度的出台将减负措施带进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企业负担规范化之后,减负该如何进行,减负的空间还有多大?
笔者以为,此时,政府部门有必要对企业负担进行一种量化,并明确一个比例去界定企业负担的“轻”与“重”。简单地说,减负归根到底是因为负“重”。那么,多少负担算“重”呢?很有必要界定出来,应该明确“度”的问题。
本文来源: Sxgov.Cn
02.03.2016 19:41
山西非遗青年说暨非遗展示体验活动举行
五四青年节当日,太原新闻网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