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交城县召开的春季动物疫情防控会议上了解到,为防止重大疫情发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确保全县疫情形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该县将做好八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免疫政策,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方针,继续实行“规模养殖场(户)”严格按照农业部免疫程序免疫;散养户集中免疫,全年适时补针”的原则进行免疫,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对不能进行免疫的畜禽要认真登记造册,及时组织补免,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二是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格执行疫情巡查排查报告制度,对可能存在的疫情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在定点检测的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数量和频次,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检测任务。三是广泛开展消毒和驱虫工作,提高畜禽健康水平。结合春防工作,认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对重点地区、交易场所等区域要扩大消毒面积,提高消毒效果,建议健全消毒制度,消除疫情隐患。四是加强免疫档案规范化建设和耳标佩戴工作,提高防疫管理水平。继续强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的免疫档案建设;认真落实耳标佩戴制度,坚决做到一畜一标,应免动物的耳标佩戴率达到100%,为动物追溯体系的建立做好基础工作。五是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做好应急培训和演练,充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六是严格疫情报告与保密制度,确保疫情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严格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对群众举报的疫情信息及时组织核实排查,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七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春防任务圆满完成,将防疫任务和责任细化、量化,落实到人。八是全面统筹抓好人畜共患病、常见病的防控,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各乡镇防控人员要深入养殖场(户),对仔猪腹泻等常见病要及时进行诊断,推广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要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养殖者自主防疫知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附件下载: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