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园区探索文化产业新路径

11.06.2015  18:39

 

  近日,位于阳泉市开发区大连街的平定刻花瓷文化传习园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成,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该项目工程于2014年4月开工,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两万余平方米,是保护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平定县刻花瓷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的项目。

  刻花瓷文化传习园距城市中心区1公里,距307国道义白路仅50米,距阳五高速杨家庄出入口仅2公里,距规划中的阳大铁路线市区站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建成后,将上马瓷板画项目和紫砂项目。充分利用距离北京文化中心较近的地利优势,吸引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到阳泉发展、合作。

  为增强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相关企业将加大研发经费,在实验室基础上筹建省级陶瓷研究所,为产品质量的提升及新产品研发保驾护航。同时继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与北京理工大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科研院校接洽合作之外,以园区为平台开展有市场前景的、较长远的基础性技术、关键技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开展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以及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关。

  平定刻花瓷最早记载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时期,1995年初,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成立,是继平定冠庄陶瓷厂以来唯一传承平定刻花陶瓷手工技艺的原产地手工作坊。随着经济的发展,瓷器的需求也随之旺盛,刻花瓷产品也逐渐为大众熟悉和认可。201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亮成立了张文亮刻花瓷文化有限公司。2014年7月,以阳泉市张文亮刻花瓷文化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的“平定刻花瓷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列,填补了我省国家级非遗保护陶瓷技艺类的空白。

  作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亮深刻地意识到加快平定刻花瓷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培养壮大陶瓷艺术人才队伍,创造陶瓷文化精品,繁荣文化市场,以产业的发展保护和带动平定刻花瓷艺术的发展壮大是一条必由之路。(来源:阳泉日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