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属于所有人(亚运观潮)
国庆节这天,拼搏在仁川亚运赛场上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数已经突破了130枚,遥遥领先各路英豪,一枝独秀之势早无悬念。
历史的对比总能让人多些感慨。1986年汉城(今称首尔)亚运会举行期间,同样适逢国庆节。只不过,金牌榜头名之争直到比赛最后一天才见分晓。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力压韩国队,夺得了代表团第九十四枚金牌,最终以一金优势超越东道主,继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之后,第二次位居金牌榜首席。
28年过去,当年扣人心弦的榜首之争已不再是亚运会的悬念。国庆期间,习惯了出境游的国人涌入韩国,旅游购物看亚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体育,也在时代巨轮的航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平心而论,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多少金牌,已经不完全是大众关心的焦点。这并非忽视那些拼搏奋斗的运动健儿,闪耀在他们胸前的奖牌,始终是给祖国和人民送上的最好礼物;他们的故事,始终令人充满敬意,积蓄着正能量。而大众对体育焦点的位移和“散射”,则反映出人们对体育的更多思索——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体育内涵的认识越发多元,对体育价值的判断视角更趋丰富,对体育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有了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亚运会上,男足、男篮等队伍表现不佳,有观点认为,拿20枚金牌也弥补不了“三大球”队伍出局的失落。虽然金牌本身并无高低之分,但这也说明,足球、篮球等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大众关注度的项目,还没有找到真正符合自身项目规律的发展模式。足球和篮球的职业联赛推动着项目的人气聚集,但要想良性运行,势必要改变以往专业体育的管理模式,才能面对广阔市场,找到再度提升的动力。
国庆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登山远足、以球会友,连击剑、马术等“小众项目”,也有了一些拥趸。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休闲条件,从欣赏到参与,体育是百姓富足之后的自然追求。
的确,和二三十年前相比,老百姓的“体育口味”已经变了。因应这种变化,体育改革迫切需要转变眼光审视自身,俯下身子扎根大众,张开双臂拥抱时代。这无疑是中国体育最需面对的发展命题。
中国已经举办了一届奥运会和两届亚运会,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在各个城市落地。国人已经见惯了体育的大场面,如今,体育更需要“再平常不过”地融入生活,才能找到新的发展坐标。让生活更美好,体育属于所有人。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