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发布:总产出1.7万亿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摸清家底更有利于新时期的科学决策。1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京公布2015年度体育产业数据,总产出(总规模)达1.7万亿元,增加值5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0.8%。这充分说明我国体育产业已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李颖川,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王卫东,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副司长张冬佑、国家体育总局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叶春出席了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主持发布会。
李颖川在会上宣读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公告显示,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7万亿元,增加值为5494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0.8%。从国家体育产业11个大类看,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1238.2亿元和2755.5亿元,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恩别为65.7%和50.2%;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产地设施建设外的其他9大类)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713.6亿元和2703.6亿元,占比分别为33.4%和49.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掌握体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全面摸清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布局,探索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核算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的基础数据库,科学核算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在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体育总局于今年5月初全面启动了全国体育产业的专项调查工作。
王卫东介绍,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31各省(区、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涉及3000多个区县,调查内容涉及体育产业全部11个大类,调动了各类调查人员上万人。
“这是体育产业发展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调查类别最完整、动员人数最多、完成周期最短的一次专项调查,也是第一次由国家统计局核算、两部门联合发布的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王卫东说。
王卫东表示,这次专项调查工作,只是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体系化、规范化建设的第一步,“十三五”期间,体育总局将密切与国家统计局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在政府宏观决策、社会信息服务、产业投资引导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为实现46号文件提出的“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五万亿”的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据张冬佑介绍,此次发布的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5)》,利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结合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料,以及相关统计调查资料等核算得出。为此,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核算方法,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根据基础资料的情况,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
核算采用两级分类,第一级分为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筑业和体育服务业三大类,第二级分类是在第一级分类的基础上,选取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共130个分类归属。国家统计局从行业小类做起,从小到大,一级一级经过精细的核算得出了本次统计结果。
2015年,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比2014年增长26.02%,“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长率为21.12%,产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35.97%,“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长率为19.87%,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0.64%增长至0.8%。
尽管我国体育产业整体起步较晚,总体规模不大,结构比例有待优化,但是此次公告发布的数据显示,体育产业在整体持续发展,各个领域和业态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扩大。
(华奥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