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育事业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人大代表建言

17.03.2017  17:35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体育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对于陶冶性情,历练意志也有重要作用。发展好体育事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建言体育、谋划发展。

课余生活多些锻炼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青少年体育运动一直被社会各界广为关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男子举重队原总教练陈文斌认为,虽然这些年青少年体育运动有了很大发展,但现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还存在课业负担较重、体育活动参与少的现象。因此,要想发展好全民健身,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就一定要加强青少年人群的体育锻炼。陈文斌说:“现在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不够,加之有些青少年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导致出现了很多健康问题。而多参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他们在学习时更有精神,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陈文斌还表示,要想使广大青少年长久地参与到全民健身中,就一定要保证健身活动可持续发展,要给予青少年人群科学合理的运动建议,甚至是量身定做的健身方法、运动处方,以使大家在运动时更有效果。此外,还应加强中小学体育老师的再培训工作,由他们带领中小学生科学健身,其辐射效应会更好。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教育领域的李光宇表示,教育要追求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是前提,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他建议给孩子们少留作业,多上体育课。学校应进一步给孩子们减负,坚持上足体育课、上好体育课,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多进行户外运动,增添孩子们喜欢的球类、游泳、武术等项目,让孩子们放下书本、走向户外动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黄海燕同样认为,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课外辅导班多,学校应继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组织开展好学生的体育活动。她还建议在校内外要多配备适合青少年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保障他们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需要法治建设

法治国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今年人大会议期间提出了要对冬奥会进行立法保护的相关建议,以保证2022年冬奥会在法律的保护下顺利筹办与举行。

除此之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于我国现行的《体育法》,李大进表示,1995年《体育法》的颁布,不仅填补了国家立法的一项空白,而且标志着中国体育工作进入依法行政、以法治体的新阶段,这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经济社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这部法律中的不少内容,已难以适应时代的新步伐。

对此,李大进表示:“以一个简单的事例来说,当年在制定《体育法》时,我国的体育事业没有像现在如此多的商业化内容,而今体育活动中的商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那么在《体育法》中,对于商业化活动如何进行保障、促进,又如何进行规制、惩戒,现行的内容中比较少。”基于此,李大进认为,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点上,对现行的《体育法》进行修订十分必要。但在修订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准备,对于体育事业中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想法与建议一定要进行系统地归拢与梳理,这样才能使这部法律修订得更加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基本建设领域的王玉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对全民健身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大军,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全民健身是人们非常乐于见到、乐于参与的,是事关人民健康福祉的大事。目前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上仍有提升空间,以体育用地来说,今后在建筑领域应当给予体育用地更大的支持,如今我国在幼儿、养老等领域对于用地的支持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今后在体育用地方面也应继续加强,这样才能保证大家有很好的活动空间。做好相应的保障与支持工作,王玉芝认为,一定要通过立法来加强保障,今后在建筑规划上,直接将体育用地提前规划出来,才能方便人们参与体育运动,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运动员保障需协同

全国人大代表、前中国赛艇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徐东香长期以来对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十分关注。在谈及退役运动员保障时,她提出两点建议:

首先,在当前推行体育改革中,希望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委沟通协商,在国家政策层面予以明确与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相衔接的运动员保障规定,为地方切实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提供政策依据,以更好地促进和推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再发展。

同时,她还建议,此前浙江探索实行了退役运动员通过培训考核和测试认定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并取得良好成效。她希望当前在国家政策层面能够为没有接受过师范院校系统教育的退役运动员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开辟新的通道,让更多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运动员发挥专长。如足球进校园后,足球教师缺乏,随着学校各类体育项目社团课的开放,又将缺少更多专业体育教师,而不少专业体育院校又有能力培养出色的专业体育教师人才,如能为体育专业类学校开设本科班,打通教师资格证的通道,不仅可以让更多的退役运动员走上体育教师岗位,还填补了体育教师队伍缺乏的现实需求,也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场馆开放仍要加强

长久以来,体育场馆开放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陈文斌认为,通过近年的疏通、引导,目前全国各地大型体育场馆开放率越来越高,为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开放程度还不到位,且稍显不足。陈文斌认为,这部分场馆应该改变现状,“现在,全国各地体育场馆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一方面要对场馆不足的地区增加建设,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场馆合理利用好。比如像一些专业运动队所处的场馆,可以利用不训练的空闲时段对外开放,这样才能把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进行合理统筹,完全利用起来,使全民健身活动在硬件方面更有保证。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中国残奥乒乓球队教练衡新认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也能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减少部分体育场馆的重复建设。长久以来,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难,主要还在于管理难度大,学校担心开放带来管理、安全等后续问题。对此,衡新说:“我认为现在可以通过逐步试点,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进行有序开放。同时通过健身组织、协会、团体等作为纽带和组织者,合理组织、安排群众去学校体育场馆健身。此外,还应制定有关制度,使健身者在制度的管理下入校健身。关键一点是所有人都要提升自身素质,共同维护校园体育设施,已将学校体育场馆服务利用最大化。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