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足球迎来新契机
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这一包含50条措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中国足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改革力度之大、提法之新、“干货”之多,令整个体育界为之振奋鼓舞。当足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改变的不只是一个项目的命运,更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创造“范本”。
“老大难”首次提到政策高度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改革并非第一次,但如此全方位的“大修”前所未有。“没想到《方案》内容这么细致,涉及政社分开、联赛改革、校园足球等各个环节,说明出台前确实经过了系统性调查研究,找准了足球发展的症结所在。”足球名宿金志扬难掩激动,“中国足球在很长时间内备受争议,让人既爱又无奈,深化足球改革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
相比于以往,这次足改方案步子迈得相当“大胆”,一些呼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首次提到政策层面。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表示:“《方案》敢于提出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足见彻底改革的决心。同时,《方案》的目标定得比较理性,改革力度与政策、资源支持条件相匹配,摒除了功利色彩。”
以足球项目为突破口,更长远目标指向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方案》中的“五个结合”,令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印象深刻。“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着眼长远与夯实基础相结合、创新重建与问题治理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展足球运动与推动全民健身相结合,不仅适用于足球,也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指明了中国体育未来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在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足球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职业化程度最高的项目,足球受众面广、国际影响力大,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足球职业联赛,足球发展得如何,可谓一个国家体育软实力的彰显。”易剑东认为,这次足球改革将带来资源配置、管理体制甚至社会风气的变革。
不同部门如何协作或成挑战
以“50条”的广度和深度衡量,此次足球改革早已跨越部门界限,上升为一场“全国总动员”。这种超常规举措、跨越式目标如何落地,成为《方案》出台后的焦点。
在金志扬看来,《方案》完成了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新问题。以足协改革为例,一旦脱离政府管理,就会涉及资金、编制、人事、运营等现实难点。“这些问题如何平衡?足协又该怎样发挥作用?这个摸索细化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足球改革的推进,有赖于十几个部门协作与同步推进,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如何协调将是巨大挑战。易剑东坦言:“高层主导重要,谁来执行、如何执行更重要。传统体制机制的惯性,可能产生抗阻作用,对改革产生障碍。有些部门没搞过足球,如果仅为完成任务而配合,容易造成后劲不足。” 此外,有些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社会资源能否充分配置,实现起来压力不小。
《方案》对足球改革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明确规划。不过,如果其他领域的改革进展不畅,足球改革也会受拖累。钟秉枢举例说,校园足球改革已开展几年,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依托于教育综合改革。“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减负是基础,没有教育改革,校园足球很难推进。”
夯实足球人口路径不动摇
无论如何,《方案》已然规划出蓝图,中国足球在多年“摸着石头过河”后,终于找到明确而具体的发展路径。“过去足球改革为什么没成功,主要是方向出了问题。目前看来,改革路径在于校园足球。要从唯成绩论、锦标主义,转移到重长远、重普及的轨道上,把足球作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数量的普及。”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说。
对于如何落实足改方案,易剑东给出“三招”。一是推进法人治理结构,不同性质的部门各司其职,目前《方案》中还不特别明确。二是尽快建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让各个组织明晰责任权利。三是在全社会宣传足球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如果观念不彻底转变,足球改革必然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
“足球改革不会一蹴而就。现在我们的足球基础太薄弱了,与足球强国差距巨大,《方案》的出台为中国足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每个足球人都应该脚踏实地、努力做事。”金志扬如此展望。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