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就要用百姓的话问百姓的事

30.06.2014  21:33

胖胖的宝儿

太原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就城市管理开展专题询问。在询问现场,18位人大常委接连发问,发出监督强音,10位政府部门“一把手”诚恳作答,回应百姓关切。

让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人大常委们的发问方式。没有高大上,没有假大空,有的是实实在在,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来问老百姓的事。比如“远方朋友来家做客,想炒一盘过油肉招待,可是燃气却不给力,一会大一会小。请问我省用气何时可以稳定,让招待客人不再尴尬?”、“修路时把树坑也用砖头封住,只露出一些小孔,那和给你带个口罩,扎两个眼儿让你呼吸有什么区别,人难受树也难受。这种多此一举的方式能不能撤掉?

委员们一问完,总会引得大伙会心一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种笑声不是讥讽,而是认同,觉得这些问题就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样,就在大家伙身边,可以说是问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笔者认为,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人大依法开展监督是人民当家做主行使管理权的重要体现。但人大行使监督权,要的不仅仅是高屋建瓴,更要关切民生。这样用百姓的话语问出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才能清晰的回答,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问计于民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人大监督只有不停地进户入室,倾听呼声,不定期的开展“专题调研”、“询问”等多样的监督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百姓所需,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建议;才能让每一笔惠民资金到实处,让民生工程的阳光照耀每个人,使百姓真正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