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盛 忻州旅游怎么干?

07.04.2016  18:47

    忻州市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其文化旅游资源有富集度高,知名度大,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盛的特点,同时拥有五台山和长城(忻州段)两处世界遗产,国字号十大类景点54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2件,占全省506件的10.2%,可以说,忻州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忻州市以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芦芽山自然生态旅游区、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区和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为核心的“五区一线”大旅游板块格局已初步形成。2015年,忻州市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1766人次,同比增长5.24%;旅游外汇收入1716.43万美元,同比增长6.2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890.59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国内旅游收入282.99亿元,同比增长17.75%;旅游总收入284.56亿元,同比增长17.91%,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考核指标。

   忻州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不断提高,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忻州市着力打造了五台山、芦芽山、雁门关、河边民俗馆、凤凰山、禹王洞、老牛湾、奇村、顿村、大营十大旅游品牌;创建了国家A级景区12个(5A景区1个、4A景区7个、3A景区3个、2A景区1个),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个,省级休闲度假区5个;发展旅行社及分社165家,旅游星级饭店21家,旅游商品生产及销售企业210余家,旅游宾馆酒店及乡村旅游客栈1683家,导游1365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忻州市旅游接待人次由“十一五”末的1052万人次上升为2015年的289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十一五”末的106亿元上升为2015年的284.56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实现翻番。

  同时,忻州市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市级旅游规划为统领,以重点县(市)旅游规划为支撑的旅游规划体系。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忻州先后实施了机场、高铁、道路、桥梁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五台山机场建成通航,并于3月底前增设2条航线,使通航航线增加到6条。标准化建设有了新亮点,五台山景区启动了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雁门关景区申创国家5A级景区“资源与景观质量”评审获得通过,云中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芦芽山正在积极推进创建国家5A级景区。旅游整体形象有了新提升,通过媒体宣传、专刊推介、制作宣传片等,忻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提升。

   忻州旅游的问题在哪里?

  忻州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但却是文化旅游经济小市。数据显示,2014年,忻州市国内旅游业收入240.3亿元,仅占全省的8.5%,排第8位,与其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尽管2015年的旅游接待量、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等指标有所增长,但忻州旅游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忻州的确有很多优质资源,很有开发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忻州旅游业发展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而且忻州各景点相对独立,串联度不够高。应该在完善旅游产业链,推动各景区共同发展、联系发展上多下功夫。”来忻州旅游的资深驴友小卢对记者说。

  忻州市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在旅游发展方面存在许多历史欠账,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滞后,还有不少景区负债经营,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任重道远。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目前仍有不少地方依然存在着思想障碍、管理束缚、人才匮乏等因素,还没有真正把旅游业当做新兴战略支柱产业来抓,没有真正围绕旅游业发展配置公共资源,政府的服务意识没有跟上来。

  长期以来,旅游业存在着“小管理”和“大市场”的通病。忻州发展旅游业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大量优质旅游资源还是政府单位管理,条块分割,政企、事企不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不高。

  当下,旅游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供给已经明显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忻州市在深度旅游方面开发还不到位,许多景区的管理模式与开发模式仍然停留在较低级的水平,无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旅游市场管理、乱象整治也是忻州市一直在抓的一项任务,由于景区管理不到位,附近居民的配合度不高,使得忻州旅游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损害了忻州旅游的形象,游客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温泉产业的同质化、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营销理念滞后等也是忻州旅游存在的现实问题。

   忻州发展旅游业应该怎样做?

  早在去年年底,忻州市在回答“忻州文化旅游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时提出,要“举龙头”,突出五台山风景区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全力打造中国佛教第一圣地、山西表里山河第一山、山西对外交流开放第一窗口、山西人民心中第一名片;要“舞龙身”,以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长城为龙身,提升各类景区的文化内涵、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忻州文化旅游业的新优势。要“挺龙胸”,将芦芽山风景区打造成“北方香格里拉”,突出其自然山水和生态文化旅游特色;要“活龙水”,统筹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和四大温泉、高原天池,打造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使忻州市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大市、经济大市。

  下一步,忻州市将以五台山体制改革为契机,推进景区综合整改整治,加大五台山保护、建设、管理力度;开发一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拓展旅游空间;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道路建设力度,巩固提升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集散地”功能,进一步打造东部五台山佛教古建文化旅游区、中部长城文化旅游区、西部晋陕蒙大峡谷黄河文化旅游区;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扩大文旅互动,推动与太原、大同等城市“旅游一卡通”;推动旅游景点景区协同发展,培育旅游新品牌、新业态;大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延伸和转变;推动供给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改善服务质量,实施“品牌”战略,促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推动景区上档升级;加强市场监管,改善旅游环境;充分挖掘忻州本土特有的佛教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西口文化、竞技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开发木雕、刺绣等旅游工艺品;重视科技变革,推动智慧旅游。

  此外,雁门关上半年要全面通过国家5A级景区验收,芦芽山要全力冲刺国家5A级景区并争取年内创建成功,河边民俗馆要全面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禹王洞、老牛湾、岑山景区要启动4A、3A级景区创建。凤凰山、芦芽山要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奇村、顿村、大营要启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充分开发忻州的“红色文化”,打响“抗战圣地”这块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十三五”期间,忻州市作为承接环渤海湾旅游需求外溢、旅游产业转移、旅游投资的重要区域,将成为引领中部旅游崛起的重要增长点。(王雁 冯媛)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