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的青春放歌

12.06.2014  22:43

      高中岁月,在你的人生中刻下了怎样的印记?也许是……也许是……也许会有无数个也许……高中岁月,对尖草坪一中的同学们意味着什么呢?在这个毕业季,让我们一起去捡拾这所学校留给学生们的青春记忆……生命激情在校园绽放
      站在尖草坪一中的操场上环顾四周,最吸引你眼球的不是粉刷一新的教学楼,不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操场,而是操场周围墙壁上一幅幅稚嫩却张狂的涂鸦。舞动的杰克逊、可爱的海绵宝宝、为高考加油的口号、挚爱的 NBA 篮球……每一抹色彩都充满着青春的畅想。
      “这都是我们的作品。也是我们留给学校的记忆。”高1307班一个梳着马尾的女孩刘敏自豪地说,“这些涂鸦都是学校许可的,不需要刻意安排。只要我们想画,只要是正能量,都可以在这里释放。”
      正如刘敏所讲,这所学校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高中生活时,表达最多的就是:“学校给了我们绽放青春的舞台,我们都要留给学校最美的青春印记。”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每个人经由教育的过程而成为更好的自己。”校长卢文青说,为此,学校在每年毕业季前都会举办科技艺术节,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科技艺术节已经举办到了第七届。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只是具体项目的参加者,还是组织者、管理者。所有的老师都只是顾问或者被邀请的对象。这样的模式激活了每个同学的主动性。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学会共处、学会解决问题。这些都应该是教育的固有之意。”
      据了解,科技艺术节上,从开幕式到各个项目的组织,都由学生们参与提出项目。而且全校各班要自主投标,一个项目有三个以上班级投标即可公开竞标,中标班级最终承办中标项目,也可多个班级联合竞标某个项目。这届科技艺术节的“留学沙龙”项目就被高1309班投中。“这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项目。以前都是高三的学长们承办的。我们作为高一年级,要想从同时竞标的两个高三年级中胜出,就必须突出我们的特色。”该班班长、项目竞标主要负责人李依琳说,在标书中,他们凭借宣传的深入,并作出“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承诺,最终一举竞标成功。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场竞标中,既需要个人的表现能力、领导能力,又要团队的合作精神。为了做好宣传,我们发动班里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手工制作了入场券,分发至高中各个班里,还利用3个晚自习时间去高三的学长那里作动员。”李依琳说,“结果当然是值得骄傲的。200多人的阶梯教室,三期沙龙,场场爆满。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从不善言谈到想说敢说。我觉得自己体内的能量开始喷薄。我要开始一场青春的远行。”
      不仅是留学沙龙、壁画比赛、书法展示、陶艺展览、合唱表演……每一项活动都在同学们的精心策划下完美登台。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校园最活跃的组织——社团。
      “同声缘广播站是学校社团中规模最大、资历最老的。竞标合唱比赛这个项目时,我们志在必得。”广播站代理站长赵耀是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男生,说话声音很好听,但语气中透着90后特有的自信。“大家都是90后,都有不服输的性格。作为代理站长,为了挑起大梁,树立威信,我告诉自己必须承办好这次的合唱比赛。”赵耀说,“当然,我并不是一个霸道的人。我诚心地和社团每个成员交朋友,遇事主动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但我也有‘我能做到最好’的信心。”的确,如他所言,他尽最大努力凝聚了团队的力量,大家各司其职,积极联系评委、认真制订流程,虚心请教承办过此项目的学长……作为具体负责写标书的刘敏,在代理站长的感召下,熬了两个通宵完成了他们心目中最棒的标书,并取得了成功,“能有这样的经历,我的青春怎么可能不多彩?”学会自我管理
      其实,科技艺术节上的绽放,对于尖草坪一中的同学们而言并不是一个偶然,这一切源于学校实施的“学生自主管理”。
      “课堂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学生的!”卢文青说,“我相信,这些经历会让所有参与其间的学生对高中生活难以忘怀,这些经历也会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尖草坪一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等一的好学校,这里的学生也不是令人咋舌的学霸,但他们同样很优秀。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舞台,舞台上的他们有机会展示最好的自己。特别是那些即将进入高考考场的同学,他们对于学校的留恋尤其深厚。
      话剧社,在这个释放喜剧天分的舞台上,让即将离校的高三学生李佳琪获得了认可,同时他也在这里留下了青春最美的笑容。“我们每周都有校园小剧场。所有的策划、表演都是同学们自己组织。因为剧本都来自校园生活,为了收集素材,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自然就多了很多,这也让同学们的感情更紧密。”李佳琪还清晰地记着,高一刚进校第一次参加展示活动,他们班就以9.7分的好成绩拿到了当年话剧表演的第一名,“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拿到了这个第一,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如今,话剧社的当家小生张宇雄、周翔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他们也希望向师姐一样,能在这个舞台绽放光彩,成为学校社团的骄傲。
      不只在活动中,课堂内,同学们也一样发挥着自主能动性,成为课堂的主角。“活动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习惯在学习中也得到延伸。”高三学生李捷说,“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信任,给了我们很多成长的空间,让我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愿望为自己负责的,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是在为老师学习,遇到难题,我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破解,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提高。我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的人生态度。”
      曾在同声缘广播站担任策划的高三学生荣杰,同样对学校充满感激,在这里他学会了合作;参加过模拟联合国社团、组织过辩论会的高三学生马梓晏很肯定地说,高中生活的往事会成为他一生美好的回忆。
      学生们发自肺腑的感激,证实了尖草坪一中课改的成功。
      “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过程,正是自我的突破和自觉的点醒的过程。课堂上,同学们形成了自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展现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在卢文青看来,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学校里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成为学生们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我们要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成长负责,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其实,学生整体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成绩提升的过程。”
      卢文青的话一点不假,该校如今的高考二本以上达线率为84.4%,一本以上达线率为50%。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所录取分数只有550分的高中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的教育理想就是,把学生塑造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并生活在幸福状态中的人。我希望他们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每一分钟都是幸福的,都是有质量的。”在卢文青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尖草坪一中的同学们正在校园中肆意绽放着青春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