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土地梦

23.11.2018  17:52

  1978年,中国的农村正在酝酿着一场改革。闻喜县南郭村23岁的生产队队长孙炳新,在安排1978年春的棉花播种时,把集体的棉田包产到户。通过签秘密协议,19户社员在“包产”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掀开了一角。

  40年后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孙炳新的侄子孙云龙,走了一条与叔叔当年完全不同的路。 他先后流转南郭村、大泽村土地1000亩,集中发展了特色有机蔬果、乡土特色餐饮、农业科技培训等10多个项目区,通过规模经营带领着当地200余户村民一起致富。

  上一代要把土地分下去,这一代要把土地聚起来。两代人站在历史的节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却一样踏上了时代的快车。


【一份契约】是农民的首创,是改革的发轫

  “喊破嗓子敲破钟,社员迟迟不上工”“集体活,慢慢磨,干的多了划不着”……这是人民公社体制下,广大农村流传的顺口溜。

  谈起往事,63岁的孙炳新仍难掩激动之情,当时为了能填饱肚子,15岁起以照顾亲人名义在河南平顶山市打工,1977年底他回到村里。

  社员们认为23岁的孙炳新头脑活泛、见过世面,将他选为第三生产队的队长。“当上了这个‘官’,没一点高兴劲儿,天天发愁怎么才能完成生产任务,还要让全队的人都吃饱肚子。

  穷则变,变则通。在1978年的春耕时孙炳新找到了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包产,春耕时我把活儿分开,包到每个人,先干完就先回家,没想到每个人都很积极,出工不出力、磨洋工现象基本没有了。

  为了保证口粮,孙炳新决定把棉花种植面积压到103亩,多出来的田可以种粮食。“我算了算,如果都按自留地那样干,就算减少一些棉花种植面积,队里的生产任务也能完成。”一个大胆的构想在孙炳新的脑中成形:把棉花承包给几户村民管理,每亩上交60公斤皮棉,剩下的归个人。

  “我把这个想法跟社员们一说,大家都说好。”有人怕孙炳新说话不算数,纷纷要求签合同:队里保证提供水、电、种子和化肥,并安排必要的帮干农户,在交够了规定的皮棉数后,就可记相应数量的工分,超产的皮棉都归农户。

  每一份合同里,都有一句最关键的话:“不准泄密!”同样出于保密的考虑,这些本该人手一份的合同,起初全部交给孙炳新保管。

  这份合同的落款日期是1978年3月,这比安徽小岗村那份轰动全国的“秘密契约”还早了8个多月。

  到了秋天,棉花的产量让这些秘密合同的签订者们吓了一跳:当年秋天,19户社员承包地棉田总产4000多公斤,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在交够了规定的产量以后,地里的棉花秆仍有不少未摘干净的棉花和棉桃。但真的要把这么多超产棉拿回家,谁也没这个胆。

  “我们最后商量,把棉花秆说成是秸秆,拿回家当柴烧;有几户棉田就在公路边,不敢直接拿回家,就由队里收了再折算成钱,每户发了80块,把这些人乐翻了天。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还是传了出去,“公社反复让我写检查,我写了好几次都不过关,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就让一个农户把他家的合同交了上来……我当时想,完了!

  孙炳新是幸运的,他自己也没想到,两三天之后就被放了出来。“原来就是那几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了,全国从上到下都开始学习会议精神,我搞包产到户成了先进。”等他走出禁闭室的时候,他看见他和社员开春签的承包合同,已被用大红纸裱衬着贴在墙上,人们正在观摩学习。

  到1979年春天,孙炳新干脆把队里的全部土地、牲口都分给了社员。后来,孙炳新仍继续担任生产队队长,并在1982年至1984年间,担任了南郭村的村委会主任。

  如今,63岁的孙炳新已经不再担任村干部,他相当满足:“当下的政策,真是不错!”如今,孙炳新还耕种着20多亩土地,不仅种粮食,而且还发展了中药材,每年收入八九万元不成问题。谈到农村的未来,孙炳新充满期许。“改革还在农村继续,党的好政策让土地的价值越来越大,农民种地大有可为,农村会更有活力。


【一种传承】是创业的激情,是改革的接力

  在南郭村的村头,一座农业庄园绿林蓊郁,草木茁发,几十个双层钢架大棚排列有序,游人不断。开办这家庄园的老板是孙炳新的侄子孙云龙。

  “现在要致富,不是靠下苦干活,要靠技术和眼光。我们把村民的地流转过来,只有集中规划、集中管理才能发展起来。”孙云龙直言。

  1999年,年仅23岁的孙云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看好了“南菜北药”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开始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摸索发展现代农业。他先后到北京、河北、天津等地考察学习,拜师学艺。在时任山西省农科院院长、知名蔬菜专家仲济学教授的指导帮助下,他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建起了全县第一座日光温室,栽植“佛手”“丰香”等草莓新品种,当年就创下了亩收入2.3万元的奇迹。

  创业的日子里,孙云龙和孙炳新一样,都有敢为人先的闯劲儿,他率先在全县成立了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和蔬菜配送服务中心,建起了蔬菜保鲜库,注册了“精源”牌商标,把自己和周边菜农生产的无公害蔬菜打入了太原、西安等地的大型超市,建成了蔬菜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解决了菜农无技术、卖菜难、菜价低等难题。

  “发展农业虽然艰苦,但我一直都充满激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觉得是我叔叔他们的改革精神和创业激情一直在激励着我。”孙云龙笑着说。

  2005年,为帮助更多的群众依靠科技种植蔬菜脱贫致富,孙云龙同妻子出资200万元,联合村民600余人,成立了闻喜县精源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中培训、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帮助群众解决了蔬菜生产技术、储存、加工、销售等难题,使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2100余元,大大提高了菜农依靠科技种菜的积极性。

  靠着这股子闯劲儿,孙云龙昂首阔步,当年的那张“白纸”,如今已是色彩缤纷。孙云龙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资产规模已达1800余万元,流转裴社乡南郭村、大泽村土地1000亩,园区包括特色有机蔬菜、有机水果、花卉苗木繁育、林下循环农业、QQ认领菜园、分享收获农场、乡土特色餐饮、阳台有机芽菜推广、有机养殖、农业科技培训等10多个项目区,是目前运城市唯一一家可一年四季提供新鲜、优质、有机果蔬的生产基地。其中“宰相”牌有机冬枣园被山西英瑞琪商贸有限公司确定为注册出口果园。

  “自己日子好过了,还要依托农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增收。”孙云龙说,我们的创业和父辈们的“包产”契约一样,就是要甩开膀子奔向好日子。


本报记者 李宁波 王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