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化、标准化育种,是支撑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6.03.2015 11:03
本文来源: 科技厅
稳定粮食生产,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总目标。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饲经兼用作物,年种植面积已突破2500万亩,成为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生产的好坏,产量的高低,市场供给的短缺与过剩,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乃至我省经济运行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我省在高淀粉玉米育种上起步较晚,目前在生产上还没有比较成型的品种用于大田规模种植。加强高淀粉品种的选育研究,尽快培育出适合我省生态区应用的高淀粉专用品种,对于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承担的“高产多抗广适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在项目实施期间,选育完成了高淀粉玉米专用新品种——长玉16。该品种2011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编号:渝引玉2011005。选育完成了高产、广适、多抗玉米新品种——潞玉13。该品种2012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业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湘审玉2012003。长玉16粗淀粉含量75.05%,属优质专用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潞玉13是一个高产、优质、大穗、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两个品种均有效地解决了高产与优质、高产与广适的矛盾。在优质专用性和标准化上取得较大突破。项目实施期间,至2013年长玉16、潞玉13两个品种在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已累计示范推广325万亩,累计实现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5亿元。
该项目是山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重点计划项目,前不久圆满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结题验收。
本文来源: 科技厅
26.03.2015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