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并进的山西实践

25.09.2017  10:0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如何统筹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是一大时代考题。
    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开创了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并进共赢的局面。
  几年间,从雁北到晋南,从吕梁到太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扶贫共识落地生根,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全省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已组建2926个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入社贫困人口6.2万人。忻州市36%贫困人口通过生态建设实现脱贫。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期间,对我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一个战场”同时打赢“两个攻坚战”的做法给予肯定。
   着眼长远精准施策——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走绿色发展生态脱贫之路
  山西十年九旱、缺林少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8.8毫米,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0.4%,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全国的17%。
  我省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2个;119个县(市、区)中,58个是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翻开地图不难发现,我省贫困集中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高度重合,长期以来相互交织、互为因果。
  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2016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推进大会上提出,要把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战场”上打好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大思路需要大布局。
  2016年10月31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
  2017年2月28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017年7月12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化“五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
  ……
  对各地各部门而言,实现生态治理与确保脱贫攻坚“比翼双飞”是新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
  省林业部门编制了林业扶贫总体规划和四个专项规划,指导各市县编制了市级总体规划和县级实施方案,把任务落到山头地块,项目落到各乡各村,建立了上下衔接、精准到户的规划体系,形成群众脱贫致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省水利厅出台水土保持脱贫攻坚有关意见办法,开展吕梁山区小流域生态恢复试点工作,建设支撑山区水利发展的技术体系;吕梁市将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组建“造林合作社”为载体,将贫困劳动力组织起来,使贫困群众增收有门路、脱贫有希望。
  在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看来,生态治理是一场持久战,脱贫摘帽是一场攻坚战,两者有机结合既是当前治贫之举,也是长远固本之道。省委省政府将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既紧扣了省情,又为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地制宜培植产业——“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会悄然来临
  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能否“双赢”?
  一组数字给出肯定答案:相关部门测算,“十三五”期间,全省58个贫困县每年造林260万亩,仅劳务收入可惠及15.5万贫困人口;通过森林资源管护,又可带动1.9万人稳定脱贫。
  良策必有“良方”。在实践中,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奖补、荒山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增值提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在治山治水过程中全方位提升贫困群众的政策性收入、劳务收入和资产性收入。
  全省58个贫困县,有313万亩低产低效林,用好这些林地资源,是生态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从2013年开始,我省累计改造130万亩低产低效林,推广整形修剪、高接换种、土壤深肥等综合丰产技术,使项目区核桃、红枣等干果产量每亩增产20%以上,“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从今年开始,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对贫困户每年每亩补助200元,连续补助3年。
  “道路修到核桃地,旱井配套兴水利,大车小车都能跑,发家致富有盼头。”中阳县付家墕村村民王年有,在核桃园随口就来上一段顺口溜。
  几年前,王年有还是贫困户,家里一年收入不到千元。退耕还林、技术入户,他种上8亩核桃树,2014年一挂果,当年就卖了6000多元。“等到盛果期,收入还能翻番,这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老王颇为自信。
  “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会悄然来临。我省还大力开拓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型生态产业,鼓励发展林禽、林菌、林药等林业循环经济模式,让每一片林地资源都成为群众蓄积财富的“绿色银行”。
  夹在太行峡谷旮旯里的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全村109户600余人从事旅游产业经营服务,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800元,增长到现在的4500元。
  对于山西生态建设、脱贫攻坚至关重要的是水。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尤其是沿黄地区,水瓶颈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面对生态窘境,我省不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重点区域实施了一揽子行之有效的水保生态建设行动,综合治理的多元效应逐渐显现。
  在沿黄的永和县,采取大区域治理,大力度整合,探寻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水保富民、生态兴县”的新路子。经综合治理,该县芝河源头小流域坡耕地亩均增收200元左右,人均增收1250元;坝滩地亩均增收500元左右,人均增收265元。
   改革开路 创新引领——激活绿色产业的内在潜能和活力,不断拓宽生态脱贫发展之路
  得益于改革创新的力量,隰县采取资产入股、主体带动、贫困户受益的方式,推动贫困群众资产保值、增收脱贫;静乐县植树造林中,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特色经济林产业搞得风生水起。
  生态脱贫作为一种新的扶贫理念与手段,已经在山西多地进行了实践,让一个个贫困山村变得秀美,让一户户贫困家庭焕发了生机。
  然而,在实现生态与生计统一、增收与增绿同步的道路上,还面临诸多难题。
  解决难题靠什么?靠改革、靠创新。
去年以来,我省在造林机制、资产性收益、技术服务等影响脱贫攻坚的关键性领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提升贫困户生态建设的参与度和收益水平。同时,吸引社会资本,盘活了山林资源,激发经营活力。
  ——在创新造林机制方面。改变以往的工程组织实施形式,搭建起群众参与生态治理、获取劳务收益的平台。在实践中,创办贫困人口占到60%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采取议标的形式,将贫困县的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安排给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让贫困群众参与造林获取劳务收益。今后每年为10个深度贫困县增加造林任务50万亩,最大限度地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在探索资产性收益机制方面,我省以林权改革为中心,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路子,采取现有经济林集中管理、野生经济林规模经营、退耕还林地统一流转、集体公益林委托管护“四位一体”分类推进的办法,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贫困户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财政补助资金等量化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长期稳定增收。去年,选择5个县作为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县,今年又新增4个试点县。
  ——在创新技术服务方面,建立健全了从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到种植承包经营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确定了不同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林品种,整合林业、农业和省内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深入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推广,依靠科技提升经济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近几年,全省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服务100多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1万人次,目前已培养出农村技术操作能手5000多人。
  省林业厅厅长任建中表示,要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创新是引擎,林业部门将把创新机制作为推进生态脱贫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激活绿色产业活力和潜能,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