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融合” 山西非遗传承正“握手”现代生活

24.07.2018  13:50

  7月21日,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代县雁门关景区启幕。在“中华第一关”观看非遗博览会开幕式,游客们不仅仅领略到了雁门关的雄浑,更在这种氛围中近距离感受到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实现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握手”。 

   老传承人的“新奋斗” 

  张桂英今年68岁了,是山西省级非遗代县面塑的第四代传承人,捏起面塑来手指依旧十分灵活,核桃大小的一块面团在她手里很快就“变幻”为一只活灵活现的老虎。 

  “代县面塑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的面是‘发面’,捏好后需要上笼屉蒸。”张桂英介绍称,这个过程对手艺最大的挑战是:怎么保证面塑在蒸的过程中既不变形,又不开裂。 

  “小时候看母亲做面塑,我就学,做着做着就喜欢上了,这么多年没断过。你看,这是我做的‘杨门女将’,可多人喜欢了。”聊起面塑,张桂英就打开了话匣子。 

  据了解,代县面塑是一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以面粉蒸制造型的艺术品,相传与纪念介子推捏“寒食燕”习俗有关。面塑制作大体分为七个步骤:和面、发面、上碱、制作、气蒸、着色、保存。 

  “我现在是山西省级非遗传承人,今年就要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了。我现在身体好,还能捏下去,还能教别人捏。这么多人喜欢面塑,可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张桂英爽朗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今年的“奋斗目标”,手里也没停歇,十二生肖的面塑已经基本完成了。 

   新传承人的“老愿望” 

  赵永琪是孝义皮影戏的第十代传承人,15岁起就师从孝义皮影戏的第八代传承人侯建川学习表演,如今已经学了6年多,早已能够跟随老师一起表演了。 

  “我喜欢皮影戏,从小就喜欢。可能就是环境影响,我是当地人,更能接受这种传统的东西。”赵永琪觉得不少年轻人、孩子对于皮影戏只是简单看看,不会去深入了解,“他们可能更喜欢节奏感强的,而与皮影戏相结合的孝义碗碗腔节奏是比较慢的。” 

  为了改变这种“不了解”带来的“忽略”,侯建川动起了“在景区表演”的脑筋:利用景区人流量大、观众有时间看的优势,向游客推介孝义的皮影戏。 

  “我们在云冈石窟景区、碛口景区都设有表演的剧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上皮影戏,也吸引年轻人能够把这个当成职业。”侯建川说,赵永琪虽然现在已经另外找了工作,但是一有闲暇就会跟随老师去参加演出,不让技艺生疏。 

  赵永琪一边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刚刚表演用过的皮影,一边聊:“孝义的皮影都是用牛皮做的。今天天气潮,这刚刚放了一会儿的皮影都有点翘了,得赶紧用重东西压一压挂起来。”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如果孝义皮影戏能够融入大家的生活,成为人们喜欢的生活‘必需品’,传承和发展就会更顺畅,参与到这里面的年轻人就会越来越多。”赵永琪谈到皮影戏的传承时说,“虽然现在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皮影戏了,但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表演、去展示,尽我自己的力量去传承它、传播它。”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握手  

  当日举办的开幕式上,代县非遗传统节目《杨家战鼓》、非遗民俗展演《舞狮+舞龙》等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来自忻州市的李女士是专门来观看开幕式的,非遗民俗表演给她带来了儿时的体验。“刚刚的表演真的很精彩,特别是舞狮、舞龙,跟小时候看到的一样,太有感觉了。”李女士边说边兴奋地比划起舞狮的动作。 

  正如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所说:“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它可以是听得见、看得着、带得走、用得上、欣赏得了、享受得了的生活日用品。”本次非遗博览会更注重了非遗的“生活属性”。 

    为了让游客可以“看到、带走”非遗,代县特别在雁门游客服务中心布置了“巧手匠心·传统手工艺品及非遗技艺产品展览”。代县传统味道十足的刺绣、剪纸、布艺、砖雕等艺术品、装饰品备受青睐。 

  据主办方介绍,为了实现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本届非遗博览会以“保护·传承·转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让非遗融入到生活、消费、娱乐和文化创意中,实现活态传承;而景区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也将有助于展示山西多样立体的文旅形象。 

  “其实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向往、需要是一直都有的。只是传统文化欠缺一些‘时代表达’,像这样的博览会可以说是一次创新的尝试。”一位专程来参观非遗展览的雕刻艺术家说,“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方式、渠道,让人们有更多机会去走近、感受传统文化,实现文化、旅游、生活的真正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