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人物 90后高速收费员:全年无差错发卡10万余张

14.02.2018  20:13

别人睡觉,他们不睡;别人休假,他们不休;与家人见面少,坐椅子时间长;春运最忙时,一个人一天服务3000多辆车,伸手3000多次;除夕夜车少不忙时,半夜里仍不能睡,因为他们要等候回家的人。

很重,很苦,很枯燥。 这,就是高速收费员的工作。 张晓玲是太原高速滨河收费站一名90后收费员。工作五年来,她从普通收费员成长为班组长,她以惊人的无差错率成为全省收费系统“双百千亿”无差错技术能手,还是全省高管系统“三十佳”优秀收费员。荣誉背后,隐藏着她对业务的熟稔,对责任的坚守,对工作的敬畏。 2月2日,春运第二天。早晨7时,张晓玲已收拾妥当。前一晚又没有回家,为了在7时40分准时接班,她需要在收费站的集体宿舍里过夜。12个小时的白班后,张晓玲将继续住宿舍,等待上第二天的晚班。尽管离家不远,但也只能四天才回一次。 出了楼梯口,有一面衣帽镜。张晓玲每天都要对着镜子整理衣服,看看自己是否露出了“八颗牙”,她们要微笑面对每一位过往的司机。张晓玲说:“我们单位有严格的‘八颗牙’微笑标准,要发自内心微笑,嘴角微微上翘,气质优雅,面对司乘目光友善。” 这“八颗牙”是用嘴含筷子的方法,生生练出来的。在一份规范文件中,记者看到,要求收费员眼睛要真诚地正视司机,不得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对司乘人员微笑时做到形神兼备,文明用语、迎送手势便是自然而然的表达。也正因如此,她们用自己的一张张笑脸,给路上焦急的旅客们送去了一股股温暖,化解了一次次怒气。 “滴滴……”高速出口排起长队,后面的司机等不及了,焦急地按响喇叭,嘴里嘟囔着“收费员真磨叽”之类的话。这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司机们可真的错怪收费员啦。追求高放行速度,是她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放行速度,是指从汽车的前轮压住前地面线圈开始,到后轮驶离前地面线圈的时间。为了提高这个速度,张晓玲找到了自己的方法。 眼前的这副键盘,是收费员专用的,一共39个键。上面有“客1键”“客2键”“货1键”“货2   键”“手工键”“坏卡键”等,按错任一键都会被系统自动记录,差错率越多,扣分越多,挣得也就少了。张晓玲把每个键都记在心中,车辆进入监控后,立即准确判断车型,并快速敲打对应键,等到车辆压住线圈后,收卡收费,找零出票。她曾计算过,由她收费的车辆最快时12秒就能过一辆。而入口更快,3、4秒就能过一辆。 曾经,省高管局在收费系统内开展了一项“双百千亿”无差错技术能手的评选活动。张晓玲就因为当年通行费征收全年无差错,收发卡全年无差错,累计无差错通行费征收达到百万元以上,无差错收发卡达到十万张以上,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这项荣誉。 张晓玲生于1991年,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就被安排值除夕班。那一晚天气寒冷,家家户户在家团圆看春晚,路上车辆很少,尽管有同事陪伴,但各自在收费室,不能互相通话。漫长的冬夜如何度过?对这个小姑娘来说实在是一个考验。收费室内不能打盹睡觉,见车辆少,她就拿起扫帚打扫车道,四处查看设施。终于顺利熬过去了,她才骑着电动车回了家。 在这个三尺岗亭里,她把枯燥变成了有趣,她用微笑化解了冬日的寒冰。同样是在这里,别看她身体瘦小,却练就了勇敢与睿智。2013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公安特警在滨河收费站蹲守,准备截获一辆嫌疑车。当时只开一个出口,正好就是张晓玲值班。一辆轿车准备下高速时,张晓玲迅速判断出其与嫌疑车辆高度相似,当即以电脑死机为由,沉着应对,向上级汇报情况,帮助警察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 像张晓玲一样,滨河收费站有四个收费班35名收费员,他们个个是能手。用张晓玲的话说:“别人休假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他们顾不得照顾家人孩子,正如微电影《十秒的温度》里所讲述的那样,家人与收费员见面的时间,就只有那收卡找零的几秒钟时间。他们是中国高速收费员群体的一个缩影。 “正是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滨河收费站于2017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五四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滨河收费站站长张卿彪说,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理解、关注高速收费行业,关注、理解高速收费行业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