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展望

06.03.2015  18:41

      一、总趋势
      根据我市农作物种植结构、病虫越冬基数、病虫发生态势,结合“太原市2015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和山西省“201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展望”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太原市201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中等发生,部分病虫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接近2014年,发生面积700万亩次,偏重发生的有:南部玉米种植区的小地老虎、地下害虫,北部玉米大斑病,西部马铃薯晚疫病,保护地蔬菜霜霉病、灰霉病、美洲斑潜蝇、白粉病,露地蔬菜小菜蛾、蚜虫、番茄病毒病、果菜疫病,葡萄霜霉病等。
    二、主要病虫发生程度预测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
      保护地蔬菜作物病害重于虫害发生。其中瓜类霜霉病、瓜类灰霉病、瓜类白粉病、叶菜类霜霉病、芹菜斑枯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斑潜蝇、蚜虫、白粉虱等偏重发生;茎基腐病、枯萎病、番茄晚疫病、野蛞蝓、根结线虫、地下害虫等中等发生。发生范围以平川区的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清徐县及阳曲县的温室大棚为主。保护地病虫预计总发生面积68万亩次。
      露地蔬菜虫害重于病害发生。春季小菜蛾、蚜虫、地下害虫等中等发生。夏季病毒病、番茄晚疫病、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白粉病、蚜虫、小菜蛾、红蜘蛛等病虫偏重发生。秋季蚜虫、白粉虱等虫害偏重发生;番茄早疫病、大白菜霜霉病、大白菜软腐病、大白菜黑腐病、菜豆锈病、白粉病、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甘蓝夜蛾、小菜蛾、甘蓝夜蛾、斑潜蝇等病虫中等发生。露地蔬菜病虫预计总发生面积60万亩次。
      (二)粮食作物病虫害
      1.玉米病虫:中北部玉米黑穗病、北部大小斑病偏重发生。地下害虫及小地老虎中等发生,南部局部下湿地区偏重发生。玉米螟、玉米叶螨、玉米蚜、玉米双斑莹叶甲中等发生。病毒病、顶腐病在部分品种上偏轻发生。预计总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2.小麦病虫:小麦穗蚜偏重发生;小麦苗蚜、灰飞虱、蓟马等在小店、清徐集中种植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次。
      3.杂粮病虫:粟叶甲在北部谷田偏重发生。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豆芫菁偏重发生。山区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谷子白发病中等流行。预计总发生面积30万亩次。
      (三)暴发性害虫
      稻蝗在晋源区偏重发生;土蝗在娄烦、古交、阳曲县部分地区中等发生;二代粘虫在小店、晋源、清徐县沿汾河两岸下湿麦田及玉米、高粱田中等发生;高粱蚜在南部中等发生。预计总发生面积30万亩次。
      (四)果树作物病虫害
      果树作物春夏季虫害重于病害发生。病害仍以果树腐烂病、轮纹病、流胶病、梨黑星病等病害为主,呈偏重流行态势;虫害以蚜虫、红蜘蛛、梨木虱、蚧壳虫、梨黄粉蚜、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金龟子、梨星毛虫、顶梢卷叶蛾等为主,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秋季以葡萄白腐病、霜霉病、苹果早期落叶病等病害为主,呈中等至偏重流行态势。果树病虫预计总发生面积90万亩次。
      (五)经济作物病虫害
      花卉、苗木、草坪、油料等作物病虫害中等至偏重发生,以蚜虫、蚧壳虫、花卉病害、草坪地下害虫、白粉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菌核病为主。发生区域以城市周边的绿化带、花卉、苗木基地和向日葵等种植区为主。预计总发生面积20万亩次。
      (六)农田杂草、鼠害
      农田杂草在山区、丘陵果园偏重发生,在平川区玉米田、麦田、果园中等发生,预计总发生面积达120万亩次。鼠害呈偏轻至中等发生态势,以西北部丘陵山区及平川荒地、草地、温室为主要发生区域。预计总发生面积30万亩次。
      三、预报理由
      (一)越冬基数:麦蚜冬前基数为3.2头,较常年偏高;地下害虫总虫量为0.82头/m2,较去年增加0.04头/m2。玉米螟为9.3头/百杆,较常年偏少,较去年持平。11月棚室蚜虫百株蚜虫量达5000头,虫棚率82%,高于常年。由于2014年冬季无雪雨,暖冬气候,数九天温度偏高,温室蔬菜产区的斑潜蝇、蚜虫、白粉虱在温室连片区连续性繁殖为害,仍为今年病虫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虫源基数。
      (二)气象条件:据“太原地区2015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2015年太原市年降水量400~430?,较常年正常略偏多;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利于不同时期不同病虫的发生。由于暖冬的出现病虫越冬存活率偏高,早春倒春寒出现的可能性加大,保护地蔬菜病害将加重。
      春季(3~5月)降水量65~75mm,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有阶段性春旱发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利于蔬菜病虫提早和连续性发生,如温室斑潜蝇、蚜虫、螨类、粉虱、蓟马、瓜类霜霉病、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白粉病等。4月降水量约为25~30mm,较常常偏多,气温10~13℃,对地下害虫发生有利。5月份降水25~35 mm,较常年略少,气温在17~20℃,较常年略高,对小地老虎、蚜虫、小菜蛾、小麦穗蚜、谷子害虫及保护地虫害发生流行有利。
      夏季(6~8月)降水量240~260 mm,正常略多,气温较常年同期略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阶段性旱情,对二代粘虫、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高粱蚜虫、土蝗、露地蔬菜病毒病、露地蔬菜疫病等暴发性虫害和喜旱性虫害(如玉米、果树红蜘蛛)发生有利。
      秋季(9~11月)降水量90~100 mm,较常年同期略多,有连阴雨出现,气温略高,对玉米中后期大小斑病、马铃薯病害、露地蔬菜疫病、白粉病、大白菜病虫害等发生有利。
        (三)生态条件:我市蔬菜、花卉面积扩大,品种增加,连作严重,利于保护地虫(菌)源越冬越夏。小麦、水稻主产区均在我市沿汾河两岸下湿地带,与多种作物间种,生态条件好,利于粘虫、稻蝗等暴发性害虫的生长发育。玉米密植型品种连片、连年种植面积大,品种单一,存在较高的病害流行风险和利于玉米红蜘蛛等病虫害流行与发生的条件。玉米秸秆禁烧后,大量秸秆残留土壤,对玉米苗期的地下虫害越冬及小地老虎发生消长均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玉米等种子包衣质量差,均利于病虫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