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过大年 专家来支招】春节心理问题早知道

19.02.2018  10:10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赵晶) 春节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心理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每逢春节,许多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据个体的既往经历,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活体验,生长方式等独有的心理方式面对节日,从而产生了对春节的不同的心理、生理、社会的体验。

根据既往春节期间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春节期间人们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尤以焦虑、抑郁、失眠为甚,例如:有许多所谓的健康人,节日期间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度日,在苦闷中挣扎、煎熬;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有许多人苦恼,不能和人正常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心理精神问题而搞的苦恼、不和、争吵、打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度思念自己的亲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在中国人的心中,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象征,在这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的背景之下,那些因为工作需求的值班人员就会更加思念亲人,其焦虑抑郁的情绪会更加严重。

对于亲人的愧疚。坚守在岗位上的人不能常伴家人左右,不能在家人需要的时候及时地关心照顾,本就心怀愧疚,而这种感觉在大多数人都春节团圆时期更加明显,这种愧疚的心理也极易变成自责。另外,一个人坚守在外的孤独苦闷,加之对于亲人的思念自责,会让在外的人员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不能正确面对岁末年初,对未来没有合理而明确的规划 新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它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但是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结果,对自己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尤其对于敏感的人会产生抑郁的情绪;好胜心强的人可能会为了更好的表现而焦虑不安。

节假日交际应酬娱乐过多,容易产生心烦气躁、恶心头痛、浑身不适等焦虑抑郁的症状 春节期间,每个人的应酬都特别多,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家庭之间的聚会络绎不绝。按照中国的“年文化”,餐餐都是大鱼大肉,推杯换盏,饭还没有吃几口,酒已经喝了许多。这种“年文化”和“酒文化”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仔细想想,还有一项活动就是长时间看手机、打游戏,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疲惫,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些来自应酬的消耗和无节制的娱乐常常会让人身心俱疲,焦虑不已。

工作生活节奏发生变化。这些年有个词叫“假期综合征”,能够很好地说明工作生活节奏紊乱容易使人有焦虑抑郁的情绪。假期综合征是指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社会表现。具体表现为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浑身乏力,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有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神经衰弱,浑身不适,焦虑不安等症状。这是因为长假期间大家没有了上班或上学等的约束,放纵自己,熬夜,暴饮暴食,打乱了自己的生物节律,节后重新适应工作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

以上种种原因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春节期间人们的情感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如果不能积极调整,及时做出改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疾病。因此,应该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目的的预防和调整心理状态。主要的方法如下:

☆学习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对渡过愉快的春节十分重要

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调节心理

春节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优化情绪

人在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像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在节日期间,要学会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情绪紧张的时候,听音乐、哼小调;或伸手、弯腰、摇脖子;或漫步户外;或聊天、讲趣事。事情虽小,也乐得轻松自在,又能优化情绪。

☆正常作息

人们如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心理模式就无所适从,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因为紧张,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这时最可怕的不是没睡好,而是因为没睡好而带来的失败心理。紧张时,不要过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这是完全正常的,那么紧张很快就会过去。

☆保持平常心

春节对于中国人最大的意义在于团圆,在于可以和亲朋好友增进感情。但是,并不是只有回家才是团圆,才能和家人沟通情感。平时多和家人联络,关心家人,利用现代科技比如视频聊天,虽然远在天边,但就像近在眼前一样,同样可以互相关心和问候,可以缓解对家人的思念。人的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是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

☆避免假期综合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人们对于春节有着各种美好的愿望,一切好吃好玩的似乎都要放在春节期间,放纵自己熬夜游戏,暴饮暴食。然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在假期时精力透支,假期后回到工作岗位上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在假期中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度地安排聚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假期结束的前2~3天开始调节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尽快适应工作状态。

☆合理看待岁末年初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候,所谓“辞旧”就是指无论有没有得到年终的奖评,都要保持正确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这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没有必要过分纠结;所谓“迎新”就是指在新的一年里规划合理明确,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做更为优秀的自己。

☆自我放松

常用的自我放松训练有以下几种:①呼吸松弛训练。坐在座位上,双目微闭,两脚着地,双手自然放在膝上,脚与肩同宽,进行腹式呼吸3~4次。吸气时用鼻慢慢地吸,先扩张到腹部,再扩张到胸部,吸足气后屏一屏气,然后用鼻和嘴将气慢慢地吐出,这个过程连续多次就可以达到平静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和忧虑的效果。②肌肉松弛训练。坐姿要放松,一旦双手发生颤抖或有紧张情绪,可迅速拉紧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节日紧张。也可马上做深呼吸,反复两三次,这时全身肌肉必会放松,就可避免生理、心理紧张加剧而引起的恶性循环。

如果不能够自我调节,就应该及时求助。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因此,如果觉得自己的烦恼不能够自己调节,可以向朋友家人倾诉,他(她)们的劝解、支持、理解、安慰也许会帮你度过难关。当然,也可以尽早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作出心理评估,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或者心理干预或者物理治疗。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幸福快乐的春节。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