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和文化的结合点在于观念

15.04.2015  11:32

在国务院提出“把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怎样去开拓思维,怎样让体育事业、体育产业能够发展得更好?这是一个新的命题,也是一个刚刚起步、大有可为的命题。文化和体育真正的结合点在于观念。要了解中国人的体育观念,首先要从中国人评价自我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标准来看。

有人认为运动本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过去,中国人的观念中认为娶媳妇儿要娶胖媳妇儿,老北京人家里的使唤丫头如果有胖丫头,也是有面子的事情。中国人觉得“一白遮百丑”,但今天世界上很多富裕的国家,很多讲究生活品质的人,却不以皮肤白为一种美,而觉得晒得黑是种美。这是中外观念的不同。撬动体育的杠杆,在于和体育相关的生活方式。中国现在处在一种全民亚健康的状态,而我们最严重的健康威胁是无形的精神亚健康。

凡是做任何辛苦的事,人都要有利益驱动,我们需要体育,就是因为体育能让我们从亚健康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这可以成为翘动体育产业的基础杠杆。中国改革开放用三十年的时间浓缩了西方上百年的历史进程,同时也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计划经济下各种保障的丧失,贫富差距的拉大,都在加剧着这种落差。我们得到的是看得见的经济增长,但付出的是内心的很多代价。这就是我们精神亚健康的根源。

最好的体育,绝不是让人做一个四肢发达的钢铁侠,而是注重身体健康带来的健康的精神状态,还有对人生的看法和自我把握的能力。

任何非常状态都是不好的,超常也是一种非正常状态。我们干嘛逼着孩子当神童,干嘛透支自己的生活?只有在健康这件事儿上,我们应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个角度看,人能回到自然中就是健康,这是中国人作为农耕民族带有的朴素的健康观念。我们不能整天过着不见天日,不接地气,塑料大棚式的生活。早晨上班去地下车库开车,开进办公区的地下车库,再从车库去办公室,下班从办公室去地下车库,回到家里,每天周而复始。归于自然是最好的状态,真正的体育不是提供了多少健身器材就算做到位了。

人真正的自强不息,不光反映在精神上。一个人参与体育锻炼,享受运动的乐趣,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现在大家都很忙,每天还要找时间锻炼。说实在的,每天晚上找时间出去走四十分钟的人,我都很钦佩。一个人能够对自己有要求,去过有规律的生活,就是令人尊敬的。唯有持之以恒,人才有能力不断地突破自己,完成内在的突破。内在突破和外在突破不一样。外在的突破其实不叫突破,而是一种不可抗力。就像一个生鸡蛋,从内在突破了,破壳而出就是小鸡,从外在打破蛋壳,炒一盘菜,那就是一个食物。自强不息的人就是能从内在突破,能做到内在突破,才是一个能真正把握自己和建构自己的人。

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其实是要推动一种伦理观念下对体育的认知。强大的民族首先精神上是自信的,身体上是健康的,而精神的不健康很大程度上跟身体有关。中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在刚起步的时刻,我们要让全民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有尊严的事情。能够做到身心健康,我们才有能力、有理由向他人做出承诺。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