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北工程40周年现场观摩研讨会在隰县召开

20.09.2018  10:12

 


      9月14日,山西省三北工程40周年现场观摩研讨会在临汾市隰县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纪检组长冯德乾应邀出席,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造林局,三北工程区有关市林业局、省直林局分管副局长、科长,有关县(市、区)林业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三北工程40年建设经验,安排部署了新时期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要求。组织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隰县阳德垣玉露香示范基地和桑峨流域万亩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示范工程。隰县、娄烦县、石楼县、蒲县、稷山县林业局,静乐县、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在会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山西省三北工程自1978年启动实施至今,先后完成了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设任务,正在实施五期工程,建设范围从一期的28个县扩展到现在的57个县(市、区)及6个省直国有林局。工程区总面积1.23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52.3%。
      40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精心组织,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生态效益逐渐显现。截止2017年底,全省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营造林3348.53万亩;保护农田150多万亩,治理沙化和水土流失面积1400多万亩。初步建成了以北部风沙区防风固沙林、吕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黄地区经济林及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等为骨架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在晋陕峡谷形成了60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使广袤的山区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逐年减轻,大风和沙尘天数明显减少。
      二是林业产业长足发展。各地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坚持生态经济兼顾的原则,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实际、深受群众欢迎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在南部平川区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在吕梁山黄土丘陵区实施核桃、红枣、仁用杏三大经济林覆盖工程,建成了一大批干鲜果经济林基地群,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三北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08元提高到现在的4000多元,部分县农民林业收入占到总收入50%以上。
      三是社会效益十分突出。各地在三北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办林场、建基地、搞加工,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直接带动100多万农民参与种养加、产供销,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增绿增收共进。区域内农村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逐步走上绿色、兴旺、和谐、富裕的小康之路。
      三北工程40年建设实践为推动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的机制,才能集中财力物力,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工程建设扎实稳步推进。二是坚持突出重点、规模化治理的模式,才能克服一家一户分散造林的问题,实现工程建设整体突破。三是坚持科技先行、专业化造林的理念,才能不断提高造林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分区突破的战略,采取农林牧、带网片、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多形式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形成完备高效的区域性生态防护体系。五是坚持生态和经济齐抓共管,把国家要求和群众利益结合起来, 宏观谋划,统筹发展,才能开创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冯德乾充分肯定了我省三北工程40年的建设成就。他指出,山西省三北工程是全国的样板,政治定位超前,思想意识超前,谋划思路超前,科技支撑超前,人才意识超前,在40年的工程建设中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他还就下一步三北工程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
      张云龙在讲话中指出,三北工程40年为生态山西奠定了基础。山西三北工程的主要经验是:创意了三北工程建设的新思想,创建了三北工程建设的新样板,创立了三北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创新了三北工程建设的新机制,创造了三北工程建设的新精神,创延了三北工程建设的新技术。
      会议通过观摩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三北工程未来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蓝图。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抓手,以实现增绿增收互促双赢为目标,压实任务、真抓实干、求实求效,努力将三北工程区建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区。

 


太行山吕梁山绿了,乡亲们富了
    黄土高原绿肥黄瘦,太行山、吕梁山花果满坡。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