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旅院样本”

20.12.2017  17:44

        从“局长”到“院长”,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当家人”马兆兴毫无违和感地实现了角色转换,带着大伙用一年多时间制造出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样本”。
   在他的理念中,并不反对学生做普通人,但前提是要幸福和有尊严。
   这看似简单,要实现却并不容易。
   12月14日,一场大雪后,《山西青年报》记者走进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旅游学院),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教职工和学生的“亢奋”。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从授课、学习到竞赛、扫雪,他们都希望用实践,给出最正确的答案。
  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
      马兆兴履职之前,身份是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关注最多的领域是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并不是重点。
   前段时间,以前教育局的同事告诉马兆兴,他任职教育局长期间,用了十年在太原市推行的“德育六化”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和表彰。听到这个消息他很开心,此时他已转战职业教育一年多了。
   随着岗位的切换,作为个人,马兆兴必须面对从管教育到办教育的变化。上任之初,频繁地了解、调研、外出考察是他的主要工作。随后,学校的“十三五规划”修订完成,目标清晰,思路完善。
   高校的根本在老师,老师以学术研究成就自己,学生成才,才能成就学校,才能真正拥有幸福感、收获尊重。
  软件硬件一个不能少
   想要达成目标,学院的软硬件建设都得跟上。当下职业教育的兴起以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更是让学院发展走上了超车道。
   旅游学院的工作风格是稳扎稳打。谈到学院的软件,马兆兴在初期调研中感受到,这所高校的基础很好,在全国创办旅游教育专业都属于很早的一批,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相关专业建设上,三个专业的特色更加显现,中西面点专业、轨道交通专业和国家级示范专业的导游专业,强化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了适应工作力度的加大,青年教师培训班等项目也相应推进。
   “社会上每个人都处在服务和被服务的变化中,”马兆兴认为,“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既是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立足社会的条件。”所以“服务他人,成就自我;服务国家,成就未来”是旅游学院的口号,也是对每个学生的培养目标。
   此外,学院布局的新疆旅游人才培训班、交城县文化旅游合作项目等等,也在不断拓展工作的视野。
   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旅游学院引入起源于旅游专业的国际金钥匙学院,通过这一平台为物业、酒店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与德国职业院校合作的“3+2”学习班的首批学生已经走了出去;与韩国高校合作了“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与加拿大、菲律宾等国的合作交流也在以开放的姿态进行着……
   硬件方面也有大动作。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山西举办,其中承揽正式比赛的1.8万平方米的排球比赛场馆,已经在旅游学院破土动工。赛后,场馆将对周边学校和社区开放。同时,旧校区迁址,4.5万平米的宿舍楼、教学楼、实训楼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很快完成。
  “有轨电车”提供可借鉴路径
   12月14日下午三点,教学楼外语系教室内,一场关于“月光族”的主题辩论赛正在进行,30多名学生集体讨论着生活费应该怎么花。
   这其实是学校 “班会课程化”的一部分。指导老师在组织辩论赛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如何科学规划生活以及工作后如何正确理财等知识。辩论结束后,学生们还表演了关于购买奢侈品的自创情景剧,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到,不合理消费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危害。
   旅游学院的班会已经实现了规范化、主体化、活动化,用他们的话讲,就是学生思想教育不能开“无轨电车”,通过积累,这些活动的成功经验还会整理成教材,更有据可循,也更方便传播。
   与此同时,在学校报告厅,首届传承校歌《梦想起航》暨第十三届青春赞歌诗会也在举行。活动中,来自旅游管理系10个班的学生分别朗诵了关于青春的诗歌。校方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可以提升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和技巧性,让参与的学生实现思想交流和探索真理的结合。
   此外,升国旗仪式等崇高庄严的教育形式,也在每周一坚持开展,从不间断。
   当系列活动在学院成为常态,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已经无缝融入其中。马兆兴说,引导就是责任,有的学生感觉生活、学习没动力,就是没有理想、信念,旅游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力气。
  “十件实事”帮师生刷“获得感”
   现在的旅游学院,对于“存在感”和“获得感”都很看重。校歌、校旗重新设计以后,学生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把它们排成MV,让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每个人,都能留在画面中。
   因为专业的特点,每年毕业季都是毕业生实习、就业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学校从来没有举行过毕业典礼。去年,毕业典礼的想法提出时,有的老师表达出“怕学生回不来”的忧虑。结果,学生热情高涨,1700多名学生毕业典礼当天重回校园,还吃上了校方“请客”的毕业宴。毕业典礼的仪式就是要告诉学生,他们的存在是学院最大的骄傲。
   每年年底是教代会召开的时候。今年的教代会多了一项内容:汇报去年学院“十件实事”的落实情况。这些实事是去年确定、需要在今年完成的工作,其中既有关于学院发展方向的大事,也有暖气管道改造等琐事。马兆兴说,每件事的落实,都让老师和学生更有获得感。
  创新助燃持久热情
   点燃师生的激情和热情并不难,难的是让这种热情长期保持。马兆兴认为,这必须靠改革创新来助力。
   比如“读书”,除了学院贯穿全年举办的“书香旅院”、“异域文化”等传统的系列讲座外,学院还在教学大厅里,摆放了一些专门下载电子书的设备,老师和学生通过大屏幕寻找喜欢的书籍,扫二维码就可以免费下载到手机上观看。
   比如学院将在校内建一处红色文化实训基地,这样一来,既可以当导游实训的场所,也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
   此外,学院还有前瞻性地培养大学生在某些专业方面迎合行业,另一些方面引领行业。创新选拔教师人才的工作也一样,这是学院上下一致认同的,决定职业院校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
  先实现一个“小目标”
   采访过程中,马兆兴说:“老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和农民一样,每件事必须落地才行。”
   他们现在制定的“小目标”是按照两年前教育部公布的、以国内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的标准,来提升办学水平。达到这一标准,对于旅游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越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会有显著提升。
   落实在当下,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作为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实际行动。
   去年,他们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合作,每学期安排5个专业的10名学生去浙江进行一学期的交流。今年开始,学院将交流名额增加,希望那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有更高的提升,也希望频繁深入的交流,可以让大家获得更宝贵的经验。

(来源:山西青年报)